初春的德江城寒雪飞舞,北城的经开区陡然热闹。宏德鞋业工人240人、劲通服装工人120人、洋山河集团工人60人......入驻经开区137家企业,成百上千的产业工人往来于车间之中,劳作于机械之前,“新型工业化”的实际成果推动着德江“产业之城”声色渐起。
近年来,德江县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战略思路,抢抓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重要节点机遇,倾力打造“一心五城”,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乡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贵州德江经开区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新型工业聚人气
早晨,德江经开区内水清路的宏德鞋业园区,车间新招的240多名工人早已开工上岗,断裁、工艺、印刷等不同流水线的机械声合奏着“新城活”的乐章。
宏德鞋业员工在做鞋面。
据介绍,“疏老城、活新城”是新一届德江县委提出的推动德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如何活新城?德江经开区紧紧围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按照“集聚、升级、引领”的产业发展思路,先后赴广东、浙江等地开展考察,通过引入企业、稳定就业从而推进德江“产业之城”的实质发展。
湖北宏德鞋业有限公司是广东顺纺集团投资的旗下实业,创建于2015年,主要开发生产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运动鞋。公司职工1200多人,建有10条成型生产线,年产鞋600万双,产值5亿元,是一家符合德江县情实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德江宏德鞋业产业园。
自去年12月10日正式签订投资建设宏德鞋业协议后,德江经开区就把宏德鞋业作为推进德江“产业之城”的龙头企业进行着重培育,努力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让曾经在外务工的青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让数以百计的年轻人把“兴家”与“兴城”紧密地结合起来。
截至目前,德江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户,2021年度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户,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目标7户,如期实现预期目标,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7.77亿元。
现代农业增效益
走进绿林之间的德江肉牛屠宰加工厂,目睹着机械化的现代“庖丁解?!?,在德江山地生长的一头头肉牛在此屠宰分割、打包冻存,然后运送到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德江肉牛屠宰加工厂。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东西部协作共同投入3000万元建成,目的在于延长德江肉牛产业链,让德江从肉牛出栏大县变身牛肉输出大县,实现肉牛产业增值富民。
该工厂能实现年屠宰肉牛4万头以上,每头牛就地屠宰分类销售能增加产值1500元以上,每年能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常年解决100余人稳定就业。
同样,在德江煎茶农特产品加工园区,莞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20名工人正忙着生产广味腊肉甜肠,一箱箱包装好的产品正运往东莞。
莞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广味腊肉甜肠。
据介绍,莞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引入,也是立足于德江生态农业的资源禀赋和东莞人群的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引入开办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启了“广东食品德江造”的深度协作模式,让德江及周边县份的生猪产业就地延链、提质增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正是在县委政府的引领下,德江各社会实体着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同步给力德江的“产业之城”建设。复兴镇的辣椒加工厂、稳坪镇花椒油生产企业、煎茶镇牛肉干生产企业等都积极引入技术装备,让各自产业迈步现代化发展。
德江施涛花椒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加工生产花椒油(资料图)。
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2021年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9.55万亩,实现产值26.66亿元,完成销售总收入23.31亿元,书写德江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山地旅游渐升温
“春节期间,我们新滩梦屿每天的游客都在2000人以上?!庇胛宀恃笊胶泳扒谋铣偬钙鸬陆穆糜尾凳?,他高兴地说道。一个简单的数字,有力地见证了德江旅游产业的上升态势。
春节期间,洋山河景区推出土家民族舞蹈表演欢迎游客。
多彩贵州,贵在山贵在水。地处黔东北的德江县有着上天给予的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禀赋。2021年,在升级五彩洋山河景区的基础上,开辟了“白果坨湿地公园——新滩梦屿”旅游热线,进一步提升了德江“乌江秘境·欢乐德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统计,2021年德江全县旅游接待游客人数70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79亿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49.62万人次,增速为3.98%,经第三方抽样调查,我县游客人均花费达809.43元。
前来游玩的游客正在有序登上游船(资料图)。
为推进德江山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去年德江还引进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景域驴妈妈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玉溪河景观带项目;乌江秘境旅游景区项目累计投资3.5亿元,玉溪谷温泉小镇9月开工建设。
另外,德江充分动用青年网红的社会力量孵化乡村特色旅游。共河镇的焕河村,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就在丁浪等人的带动下,乡村旅游一夜走红变火,村民们纷纷回家做起了特色小吃等买卖,全村收入超过了50万元,实现乡村网红带货200多万元。
丁浪与主播乐乐正在直播带货。
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帮青年朋友在楠杆的五龙、玉水的黄河溪、沙溪的大寨村孵化抖音号,形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
新型城镇一体化
登攀于德江县城的大犀山公园,放眼展望玉溪河蜿蜒城中央,贯通南北如同玉带一般。南城的人民公园与北城的幸福公园宛如绿玉盘,让占地24平方公里的德江山水林园城市正渐显渐美。
银装素裹的南城人民公园一角。
车过付家巷,王师傅松开油门,车辆平稳地滑过100米窄巷,转道快速驶向楠木园安置小区。王师傅在德江开出租车近15年,目睹了县城由旧而新的全程变化。
“以前德江县城不到10平方公里,步行街是人们唯一休闲的地方,除了周边的田地就没有绿地了,不宽的街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王师傅对10年前的德江城还记忆犹新。
而今的德江县总面积超过24平方公里,分为南城、北城和中间的老城,在新老交替的地方不是存在梗阻就是路还不平。付家巷就是其中一块补不好的伤疤。
背街小巷改造施工中。
王师傅说,“以前我们开车最怕的就是这100米的衔接路,坑坑洼洼十分不平,稍不注意就要刮着底盘,心疼得很?!彼群笥牍怀凳Ω敌薏苟啻?,但每次都管不了几天。
去年,德江县委县政府敲定了“疏老城、活新城”的工作思路,制定完善部门工作措施,成立新型城镇化工作专班,极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和问题整治,王师傅们最纠心的付家巷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据悉,在“疏老城、活新城”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现已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7条,有效改善了长期以来较为突出的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背街小巷。
改造后的背街小巷。
现在,让王师傅最有信心的是,不到300米的拥堵路段正在加速推进,将实现南城与北城的畅通连接,县城的乌江路与北京路成为贯穿南北主轴线,老城将连接南北实现一体化同步快速发展,实现“老城疏、新城活”。
德江县城。
目前,德江正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一路高歌猛进,随着黔北德江机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新时代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成为现实,德江必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