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镇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以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1+3”治理模式,实施“强基”“织网”“智云”“融治”四项工程,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实施“强基”工程,筑牢乡村治理组织堡垒。按照“场所集中、功能集成、人员集约、开放共享”的原则和“场所、系统、内容、制度、保障”五个统一要求,规范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挂牌和机构设置。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全覆盖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172名,培育56名大专学历以上、35岁以下村级后备力量,发展10名优秀年轻党员,推动村级干部队伍知识化、职业化、年轻化。组织28个村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由镇党委班子带队,采取“现场观摩+亮单晒绩”的方式,比思路、比干劲、比创新、比实效,在“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中找短板、强基础、提能力、增激情。
实施“织网”工程,织密乡村网格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镇党政领导包片、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包组、乡镇干部联户机制,推动乡镇干部下沉村寨服务。将全镇181个自然寨202个村民小组合理划分为186名在家党员的责任区,针对村里困难户、特殊户,由年轻党员联户服务,定期联系,定点帮扶,形成“以党建为引领、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以联动为纽带、以网格联户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党员先锋队建设,全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集中开展党员户挂牌行动,根据农村党员个人特长、优点,为186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功劳簿,助推农村无职党员有所作为、创先争优,推动党员常态化、长效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实施“智云”工程,打造乡村智慧治理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体系”,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场景创建,强化系统互联、数据融合和网络安全保障。全面推进“光纤入户”,按照自然寨人口比例和住户稠密程度,装配智慧云眼探头15个,根据交通节点、地质灾害预警点、河流水库林地等预警防控类型,装配云喇叭15个,打造全域覆盖、声光一体、智能感知的智慧天网。大力实施“互联网+乡村治理”行动,融合地理、网格、政务服务、智慧天网等数据,强化数据标识、数据处理、数据共用,协同开发“小易管家”小程序,强化智慧算法设计,开发“群众点单、网格派单、专员接单、组织晒单”智能服务???,实现“一云联建、一云联管、一云联防、一云联办”。试点推行“互联网+区块链+智慧乡村代理记账”财务管理新模式,完善、构建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应用水平。
实施“融治”工程,提升乡村精细治理水平。优化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整合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实现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监委会、团支部、妇联等村级组织全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办公。由镇党委、镇政府牵头,梳理村级组织能够承接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开展村级事务代办员专题培训,提升村级事务代办能力,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全面推行“民心党建+一约四会”村民自治模式,广泛开展民主协商,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开展“最美庭院”“三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提高依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能力。利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段,开展法治教育宣传15次,培训4100余人次,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