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各类活动共10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约29万余人次……
开展各种形式宣讲300 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荐上报各类“身边好人”13人……
推荐1个单位参与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申报,推荐1个乡、4个村参与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复核及申报……
回首展望2024年,数据显示,碧江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领作用,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好用活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让文明实践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传播新思想 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碧江区先后印发《2024年全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关于组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的通知》等文件,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6次?;擞昧斓几刹看方病⑶餐攀痉督?、各系统领域联动讲,推动县级领导深入实践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下沉实践站,聚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等精神,开展各种形式宣讲300余场次,用通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p>
弘扬新风尚,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总结会上,坝黄镇、正光街道针对贯彻落实《关于规范城乡居民操办酒席的指导意见》作交流发言。全区全覆盖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线上与线下的宣传教育,区属主流媒体刊发相关宣传报道130余条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及群众会、院坝会、赶集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次,发放《铜仁市碧江区婚丧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约15000份,持续开设红黑榜、积分超市,大力整治滥办酒席、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着力强化滥办酒席的治理,及时制止滥办酒席14起,发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酒席问题2起,党纪政纪处分2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主抓手,出台碧江区文明行为规范“二十条”,组织窗口服务行业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持续推进“周六创文日”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坚持将“碧江文明网”作为传递“文明之声”的重要窗口,策划推出“欢度元旦 文明过节”“温暖过年 文明同行”“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文明过五一 劳动最光荣”等专栏,刊发和转载各类稿件1700余条次,被市级以上文明网采用220余条次。多角度挖掘“精神富矿”,丰富碧江好人库,印发《铜仁市碧江区“孝老爱亲”四项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各类先进典型人物的选树宣传学习,推荐上报各类“身边好人”13人,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对照中央、省新修订的“五大创建”测评体系,巩固提升“五大创建”成果,推荐1个单位参与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申报、1个乡、4个村参与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复核及申报。
创造新生活 文明实践温暖人心
着力推动乡、村文明实践阵地全部具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的设备和条件,组织开展4轮实地督导指导,到各乡镇(街道)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督导,针对督导发现的问题立即督促限期整改,并就如何规范整改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同时,组织召开碧江区推进移风易俗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题会、碧江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既安排部署,又开展业务培训。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清明祭英烈”等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次。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精心策划涵盖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生态?;ぁ⒔逃搅频确矫娴奈拿魇导疃?00余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700余人次,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点节日为契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宣传活动10次,依托各级实践阵地举办区、乡、村三级“法律明白人”培训班20期,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青清河”河湖?;せ疃?、健康义诊深受群众喜爱。三是抓项目打造。充分整合各行各业资源,联动区直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创新开设滑石乡老麻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村托班”,谋划出“村泳班”“志愿同仁·微光成炬”“志愿同仁·铜心护苗”等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项目,推荐上报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10个。
唱响新时代 传统文化滋养人心
坚持以文化人,深入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面挖掘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文明到基层、送文化到乡村”、非遗文化巡游、文化沙龙等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共80余场,送春联、送图书下乡活动20场,创新开展“四季繁花·月月芬芳”系列文化活动6场,各类文化活动累计服务群众约29万余人次,进一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圆满承办了“我们的节日——中秋”铜仁市2024年中秋诗会活动,尤其是春节期间在中南门古城举办的送春联、猜灯谜、非遗秀、闹元宵等新春系列活动和“大地流彩·龙腾锦江”——2024年中国传统龙舟大赛,真正做到了与民共赏传统文化魅力、共享传统文化盛宴?;浜鲜屑洞蛟臁爸心厦怕短斓缬啊焙汀岸轿幕蔡谩逼放?。
培育新少年 主流价值扎根人心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然疃?,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培育少儿类阅读品牌“泡泡堂”,开展45期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利用社团课、研学活动等开展书法、剪纸、金钱杆、印刷等传统文化活动,稳步推进关爱下一代“戏剧、戏曲、语言艺术培训”文明实践项目,高效使用省级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2万元,着力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高效使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12.08万元,8所中央少年宫项目学校结合各自实际与学生需求,建设一批优秀辅导员队伍,开展德育、体育、艺术、手工、科技等一系列少年宫项目活动,惠及6000余名学生,孩子们的实践技能与道德素养均得到较大提升。
春风化雨沁人心,如今,行走在碧江的大街小巷,聚人心树新风育新人已蔚然成风。(覃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