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大地,武陵深处,文明之风正悄然浸润着每一寸土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近年来,铜仁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大力整治滥办酒席、高价彩礼、薄养厚葬,弘扬孝道文化,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文明之花在城乡竞相绽放,绘就了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和谐画卷。
“一场事务以20桌客人计算,至少可以节约4000到6000元?!痹谟〗良易迕缱遄灾蜗匮笙蛟拇?,村党支部书记正在计算着这笔划算的“账”。
今年以来,铜仁全面推进婚丧移风易俗工作,制定《关于规范城乡居民操办酒席的指导意见》,乡镇( 街道)将婚丧移风易俗作为治理重点,着力整治滥办酒席之风,推动落实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着力控制办酒规模和宴席标准,让“合约食堂”溢满人情味,“高价彩礼”渐成过往,“简约婚礼”成为新潮流,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移风易俗,破的是陈规陋习,立的是文明新标准。
清晨的印江洋溪镇蒋家坝村,村民郜帮贤清扫完自家院子,又顺手将门前的村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的场景在当地已是寻?!释菩械奈拿骰侄一换疲眉壹一ЩР斡牖肪痴?、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事项,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让文明行为可量化、有回报。
在江口县云舍村,“道德积分制”使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42%提升至98%,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乡村”,成为铜仁市乡风文明建设示范点。
文明新风的种子,在乡村治理的土壤中悄然发芽。
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利用“村村通”广播、宣传栏、村民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中;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借“院坝协商会”“乡村夜话龙门阵”等平台,打造出民众广泛参与、共商共治的发展格局;开发区南宁村的“坝坝会”,理论宣讲员在宣讲党的最新政策,或者利用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广播等平台,向群众广泛宣传文明小常识,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的文明意识……这些细微处的改变,让乡村治理既有温度,又有智慧。
文明新风的滋养,也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新生。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地容村庆新春篮球友谊赛赛事之余,苗族歌舞晚会、苗歌对唱等一系列新春活动也精彩上演,激发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力;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易地搬迁点,由10名志愿者阿姨组成“妈妈防火团”用“苗歌消防口诀”在楼宇间传唱消防知识;黄道乡创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鼟锣文化志愿服务队,将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文明乡风与鼟锣文化传承相结合,用鼟锣表演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让党的声音扎根群众心间;印江精心策划“梵净西游记·印江有好戏——乡当好耍”文旅主题活动,以“村戏”为媒搭建群众舞台,将民俗文化节目搬上舞台。
此外,铜仁还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推动全市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9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档升级,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00余场次,服务群众20万余人。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未来,铜仁将继续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抓手,让文明新风滋养黔东大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精神动力。( 田莉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