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沿河自治县驻村工作迎来新一轮轮换,从2023年到2025年,老队员们用两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新一轮队员们接过接力棒并迅速转变角色,深入田间地头,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履职尽责,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沉下身子察民情,精准施策解难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弊ご甯刹棵墙叻玫餮凶魑棺ご骞ぷ鞯那腥氲悖岢职选安焓登椤弊魑ぷ鞯牡谝徊?,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坚持脚步向前、眼睛向下,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倾听民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农产品的销路,从留守儿童的关爱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条条“民情清单”变成了“履职清单”。
在黑水镇朝阳村,市委办新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双正和村干部们在村民冉光霞家入户走访?!吧洗紊昵氲闹Р怪吕戳耍忝橇┌舶残男娜ド涎?,其它事我们来想办法?!闭潘镏匦某さ睾腿焦庀嫉牧礁鏊锱档?。
据了解,冉光霞这户情况比较特殊,自身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两个孙女又长期由她个人抚养,家里条件比较艰苦,导致两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孙女萌生了弃学的念头。村里得知这一情况,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助学补助及各项政策补贴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2022年12月将该户纳入村重点监测户,每年享受低保金、养老金、生态补偿金、土地流转费等约36500元,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真是太感谢张书记和村里的干部们了,心里随时想着我们,要不是他们,这两个孩子怕是上不了学了。去年还帮助我们把厨房改造了,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村民冉光霞欣慰地说。
截至目前,该村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已完成全面走访,全面掌握了该村人口结构、经济收入、就业状况、住房安全、教育医疗等关键信息。同时积极争取及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累计5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今年以来,该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通过召开院坝会、入户访谈等方式,积极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及移风易俗等工作,累计解决村民反映的各类问题20余件,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牵线搭桥兴产业,激活乡村新动能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引擎”,驻村干部们深知这一道理。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主动作为,为村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在中寨镇大宅村“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内,驻村第一书记何久林正和群众一起忙着茶园的管护工作。
“从村里发展茶产业开始,我就一直在这里务工,每年都能有20000多块钱的稳定收入,主要是隔家近,比外出务工好多了?!备么宕迕裱罨牡厮怠?/p>
据了解,该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因地制宜,立足特色产业优势,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元模式,统一管理、规模种植,积极引进企业和专家实地指导,推动品牌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帮助深挖产品加工,推动农产品转化增值,深化市场开拓,通过电商直播平台等方式有效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2025年累计实现茶青下树18651斤,销售干茶2000余斤,销售额达70余万元。曾经的“滞销茶”变成了村民的“致富叶”。
“在大宅村驻村2年多以来,我发现‘白叶一号’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村民缺乏技术和销售渠道。作为县农业农村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新一轮驻村工作中,我主动请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带领村‘两委’继续推动‘白叶一号’产业规?;⑵放苹⒄??!备么遄ご宓谝皇榧呛尉昧炙怠?/p>
截至目前,大宅村共发展茶园820亩,全年累计实现茶园务工6000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20余万元。同时对扶贫资产进行清理,有效盘活了大宅村生猪养殖场项目等闲置资产,续签了入股中寨镇加油站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同时该村还发展烤烟200余亩,本地黄牛300余头,养殖本地白山羊90余只,蔬菜种植100余亩,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基层桥头堡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驻村干部们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建强班子、带好队伍,让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主心骨”。
在谯家镇长征村,驻村第一书记胡翔正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作为县委组织部派驻的新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用丰富的经验和饱满的热情踏上了新的征程。
自到村任职以来,胡翔带领该村党总支部将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引导村民转变发展理念。同时,着力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实现从“要我干”被动参与到“我要干”主动作为的转变,为乡村发展筑牢组织根基。
据了解,谯家镇长征村作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所在地,2021年,被确定为全省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之一。当前,该村正围绕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目标要求,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着力把试点村建成红色党建示范村,打造红色美丽村庄“沿河样板”。田应照作为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他自觉肩负起了弘扬“红色文化”解说员这一职责。
“我们村经?;嵊欣醋愿鞯氐挠慰鸵约芭嘌笛г钡酱瞬喂垩?,有时解说员忙不过来,我和村里的另外几名老党员也就自觉地当起了向导,向他们讲述红色历史故事,把红色精神传承好?!碧镉φ账?。
在驻村干部的带动下,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该村党员在“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当前其他重点工作推进上积极作为、率先垂范,为村级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良好局面。
“如今,村里的大事小情,大家都愿意找党支部商量,遇到困难时,党员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备么宓持Р渴榧茄钫?。
“下步工作中,我将积极团结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遇事共商,遇题共解,继续完善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研学实践等系列服务产品积极谋划创新,进一步盘活‘红色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把我们村建设成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备么遄ご宓谝皇榧呛栊判穆厮档馈?/p>
目前,全县265个村(社区)79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均已选派到位,新老接力稳过渡,驻村干部的脚步仍在继续,驻村工作的成效也在不断延伸。他们以汗水浇灌希望,用实干诠释担当,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张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