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引领,从配强“头雁”、建强“堡垒”、做强经济、增强自治等方面,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示范先行,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引领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配强“头雁”,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坚持内选、外引、下派、选聘相结合,在机关党员干部中选优下派第一书记,持续扩大村党支部书记选育渠道,畅通村(社区)干部晋升渠道,优化考勤考核,加大群众评价在考核中的占比,树牢实干实绩工作导向。立足长远,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按照县级示范、乡(镇、街道)普及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本地训”等方式,每年定期集中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加强帮带培养,采取“2+1”“N+1”的方式进行帮带培养,把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纳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充实村“两委”班子力量,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截至目前,全县71个村(社区)两委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02名。
建强“堡垒”,持续筑牢攻坚桥头堡。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富?!钡脑颍逯Я轿鞫龌鳎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行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全县71个村(社区)实现村委会办劳务输出企业、农业合作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等产业链党支部,实现产业党建全覆盖。抓好全县14个“村社合一”示范点建设,因村施策制定“一社一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具体措施。面对基层支部点多、线长、面广,情况差异大的实际,制定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全力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12个党支部通过验收并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全县71个村(社区)所属党支部已全面通过验收,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集体增实力、村级组织增活力”的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做强经济,提升乡村发展新动能。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对实行“一肩挑”的村支书和主任每月发放工资4420元,副支书、副主任每月发放工资3400元,未实行一肩挑的村干部每月发放工资3400元。出台实施党内关怀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党内关怀基金资金,帮扶、救助因遭受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同时,将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并为村(社区)干部购买10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纳入财政预算。以“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为主线,引导党组织和党员争当“创业带富先锋”,持续推进“留雁行动”,鼓励企业家、经济能人回乡创办企业,带领村民共同发展。以四大主导产业和500亩大坝为载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为集体经济发展争取项目引资金,加大资本注入输血,努力构建“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集体有积累、干部有报酬”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增强自治,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用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用制度培育时代新风,让党员干部成为传播乡风文明的主力。制定出台《玉屏自治县规范操办酒席实施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重拳整治村民滥办酒席之风。充分利用文艺演出宣传队、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广大群众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积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最美玉屏人、星级平安户、星级文明户、五星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示范引领作用,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树立良好文明乡风。截至目前,共创建“美丽宜居村庄”49个,创建最美庭院102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