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松桃:“四有四安”让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
2022/06/07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853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通过探索实施“四有四安”后续帮扶,让搬迁群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有服务,家庭安居

“以前我们几代人生活在山上,住的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喝的是窖水,出行看病、上学都很困难。现在,我们搬进了新房,老人看病、娃娃上学方便多了。”搬迁户刘银香说。

刘银香的老家在妙隘塘坳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业更难,很多家庭都是贫困户。2019年,妙隘塘坳村的部分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到了县城移民安置区,成了“城里人”。

据介绍,社区按照户均30平方米的标准为搬迁户划分“微菜园”,使搬迁群众不仅有了日常蔬菜自给保障,还可以“寄托乡愁乡情”。引进大型超市入驻育才社区,实行平价销售,进一步降低搬迁户购物成本。出台优惠政策,布局了一批特色购物小店,方便群众生活。

在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培训、招聘、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家政、社保、户籍、金融、不动产登记等服务。每年投入资金对部分困难搬迁群体就医、子女就学、部分公共设施维修维护进行补贴,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建成娱乐广场、篮球场、图书室、文体室、老年活动室、宣传栏等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开展篮球赛、广场舞、文艺晚会等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有就业,工作安定

下午6时,从镇上帮扶车间下班回来,松桃石梁乡易地搬迁户张柳英哼着小曲,开始洗菜、淘米做晚饭。

张柳英一家5口,原住在简家沟村大山上,条件差、日子苦。4年前,张柳英家搬进镇100平方米、水电等齐全的安置房,其还被招进附近的帮扶车间工作。

长坪乡搬迁户张新迪,原在广东电子厂务工,入住团山社区后,被安置到乐嘉帮扶车间上班,每月有3000余元稳定收入。

据了解,仅乐嘉、巧积玩具2家帮扶车间,提供了就业岗位1600余个,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为开辟多种就业渠道,该县出台就业增收“十条”措施,实现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搬迁群众就业全覆盖。

有产业,收入安稳

日前,育才社区一条消息在微信群迅速传开来,搬迁户吴纯爱来到社区管委会领取了一家人的年度分红。

吴纯爱是盘石镇仁广村人,入住育才社区后,育才社区对脱贫搬迁户按2000元/人的标准安排帮扶资金,实行保底分红。生活过得美滋滋的。

长兴镇探索推行搬迁农户将原有地、山林地和宅基地打包开发股权量化,让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188户搬迁户与6家龙头企业签订委托帮扶协议,固定分红。在乌罗镇桃花源村,搬迁群众养蜜蜂,稳定了新家园。在专家全程指导下,搬迁户李良方一家养了40余箱蜂,每口蜂箱年产蜜达10斤,按每斤蜂蜜100元的市场售价计算,他家年均增收达4万元以上。

为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稳得住,该县因地制宜在集中安置区创办“一区一特色产业”基地,分散安置户参与当地产业合作社,做到户户参与产业发展全覆盖,建立“党组织+管委会+合作社”的“三位一体”组织体系。

有动力,生活安心

居住在育才社区的寨英镇搬迁户雷洋由于一次交通事故,高位瘫痪。入住社区后,得益于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倾情关怀和帮助,他开起了“爱莱基”饮食店。“不能总依靠国家和别人的帮扶,通过自己的自食其力才长久?!弊〗录遥籽笮睦镆恢迸趟阕抛粤Ω?。他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事迹,让乡邻受到感染,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来自革命老区红石村的符永州,入住安置社区后,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自强不息,勤奋拼搏,创建了新农人农场主品牌,线上线下做起了灰豆腐、剁椒豆豉等土特产生意,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

该县坚持扶志与扶智并举,激发搬迁户内生动力。以户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孝亲敬老、爱岗敬业等创先争优评比表彰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安置点建设感恩文化长廊,以固定标语、宣传栏等方式引导搬迁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发搬迁群众创先致富的内生动力,引导搬迁群众勤劳建设新家园?;刮拿骷彝?、卫生家庭、勤劳致富模范户、身边好人等创先争优活动,激励搬迁户争当先进,励志致富。

“安心就是家乡?!奔改昀矗商胰ψ龊靡椎匕崆ê笮锓觥昂蟀肫恼隆?,让搬迁群众端牢就业“饭碗”,握紧脱贫致富“钥匙”,后续生活无忧,一幅幅幸福新生活画卷正在苗乡大地徐徐展开。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