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思南:新非遗添彩 旧非遗生辉 共绘文化传承新篇章
2025/01/08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473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乡愁与记忆。中国人的年,在胃里。俗话说:“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走进思南县城安化古街,一排排熏制好的香肠、腊肉挂满货架,色泽鲜艳诱人,一股浓浓的烟熏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微信图片_20250108130755.png

 熏制好的腊肉。

“每年都要制作香肠、腊肉进行销售,后腿肉用来熏腊肉,肩胛肉用来灌香肠,排骨拿来炕排骨,里脊肉制作成瘦肉巴?!彼寄舷匦欢猛撂夭庸し桓涸鹑诵幌槠街缸叛矍暗南手砣饨樯艿?。

烟熏味、腊香味是年味当之无愧的代表,不仅仅是停留在舌尖上的美味,更包含着一种浓浓的故土气息,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地方风俗。市民陈长仙说:“以前是家里自己熏腊肉,现在整条安化古街都在卖腊货,这里的货品新鲜、品种也多,去年买过腊肉、香肠、风肝、风鱼,家里人觉得味道不错,今年让我多买点?!?/p>

在非遗文化的大家庭中,既有像春节这样的传统成员,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旧非遗文化。比如花灯、花烛、花甜粑、刻纸“囍”文化等传统手工艺。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思南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融入乌江儿女血脉的传承基因,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ず痛姓庑┱涔蟮姆且盼幕?,思南如何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思南花灯始于唐宋、兴于明清,2006年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思南县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思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活动引领、文艺调演、外宣策划等方式,不断丰富花灯内涵,为思南县提升文化品位、繁荣文化事业注入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108130808.png

花灯活动。

去年9月,以“传承非遗花灯·舞动和美乡村”为主题的思南县2024年花灯广场舞大赛在灯光球场举行,全县28个乡(镇、街道)、县直部门组织42支花灯队参加比赛,成员身着喜庆的民族服装、手舞折扇、罗帕旋转,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进退有序,整齐划一,一颦一笑、一进一退间,把思南土家花灯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几年,思南的文化活动特别多,思南也变得非常地喜庆热闹,我特意放下手里的活来看花灯比赛,我觉得参赛的队员们都很有激情,比赛氛围、观看氛围都特别的好,希望土家花灯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发展下去?!弊廾谰曜魑辽脸さ乃寄先耍诠劭幢热笥懈卸?。

第二套土家花灯健身操大赛、第三套思南花灯健身广场舞大赛、花灯广场舞大赛……让70万思南人民沉浸在非遗花灯的翩跹中,而不少学校也将花灯艺术引入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传承花灯文化。

思南县许家坝小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校园,让学生玩出乐趣、玩出特色、玩出精彩,舞动彩扇的鲜活画面成为操场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全体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到快乐童年,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形成了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学生杨礼臣说:“我上学期开始学习花灯,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里唱花灯,我觉得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花灯、了解花灯,一起学习更多花灯知识,这个过程非常的开心,也让我变得乐观、积极?!?/p>

据悉,思南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13个。思南花烛作为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历史悠久,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2024年10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思南花烛体验课在安化古街非遗传承人刘仕贵的家中正式开课,参加青年夜校的青年学子们在认真观看非遗传承人耐心展示熔蜡、粘花等基本技法后跃跃欲试,手忙脚乱也阻挡不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八寄匣ㄖ蛏氏恃蕖⒓家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工艺品,并且还具有美好的寓意和祝福,我很喜欢。以后我也会努力的宣传思南花烛,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鼻嗄暄г痹诜锊唤鲋谱髁嘶ㄖ颍笵IY了耳饰、头饰等富有创意的作品。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我在思南青年夜校等你?!彼孀潘寄舷厍嗄暌剐5穆叫啵且偶糁?、花烛制作、花灯舞蹈、花甜粑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年报名参加,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休憩充电的文化空间,更为拓展兴趣爱好、传承非遗文化提供了优质平台。

微信图片_20250108130821.png

青年夜校学子走进非遗花烛。

一张纸、一把刻刀、一双巧手、一份匠心,刻画出玲珑世界。授课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再臣老师亲自指导,耐心地向学员们讲解思南剪纸艺术文化的起源、发展及习俗文化,并向大家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

“学习剪纸,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学习,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培养。剪纸是一项需要精细操作的手工艺,每一个折痕、每一刀剪切都需要精准到位,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作品报废,我觉得这个过程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和创造力,期待下一次夜校学习。”学员张莎莎表示。

除了青年夜?;蟹且偶糁揭帐跬?,思南县民族中学聘请民族民间艺人定期授课,讲解民族文化知识,使师生深刻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每周三下午,思南县民族中学的剪纸社团内别有一番景象,学生们专注于手中的每一刀每一剪?!拔腋鋈巳衔?,剪纸不仅是一种艺术文化,更是一种民族气节。在剪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领略语文的诗境之美,也可以领略数学的弧长之美,每次剪出完美的作品都特别有成就感?!毖嘶伤怠?/p>

微信图片_20250108130836.png

思南县民族中学剪纸社团活动。

为了让“思南剪纸”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思南县还在盐市街成立了“思南剪纸”非遗馆,该馆将作为思南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对外窗口,以“创新、研发、销售”为主题、以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为内涵、以技艺传承为核心,实现思南非遗产业的迭代升级,同时通过“非遗+文创”,开发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如瓷盘、喜伞、杯子、团扇,不断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近年来,思南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ず痛校嫫舳嗣窦溆判愦澄幕;だ霉ぷ?。目前全县有非遗馆2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0余项,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百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先祖的智慧、蕴含着祖辈的匠心,更彰显着文明的辉煌。思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时光的洗礼下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正持续融汇于现代生活之中,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王莉)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中心编辑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