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铜仁学院化学学科实力‘狂飙’
2025/04/01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300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评价机构科睿唯安发布最新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显示,铜仁学院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标志着该校化学学科跻身国际高水平学科梯队,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不仅是铜仁学院学科建设的重大成果,也为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树立了崭新标杆。

走进铜仁学院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严谨与专注的科研氛围扑面而来,“装上,准备压片!”“压力值给到100!”课题组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神贯注地投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制备、组装、测试……确保各操作环节精确无误。

微信图片_20250401105839.png

“我们深耕钠离子正负极材料研究十余年,经历无数的试验与长期积累,在校领导以及科研团队的多方努力下,终于打通了实验室成果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毕冉茉床牧嫌肫骷翁庾楦苯淌诔戮步樯埽缃?,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基站、储能电源、A0级电动车等多个领域,并形成系列订单,实现了从科研到实际生产力的“华丽变身”,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铜仁学院围绕“强理工、厚人文、特农科、扶交叉”的学科专业优化改革思路,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学科布局的优化调整,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科建设呈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化学学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250401105851.png

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学术文献及其引用参考文献建立的分析型数据库,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工具。在本期ESI(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统计的22个学科中,铜仁学院发表SCIE/SSCI论文1023篇,总被引频次达19587次。

“学校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产出的多项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15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ESI综合排位位列全球6090位。这是我校首次有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为后续学科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蓖恃г盒3な硎?。

铜仁学院化学学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先进理论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深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让化学学科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实现学科发展与地方建设的双赢。

“我?;аЭ埔源罱ǜ叨丝蒲衅教ê徒ㄉ瓒嘌Э平徊嫒诤系母咚酱葱峦哦游ぷ髦氐?,依托黔东丰富的锰资源及梵净山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在锰资源高效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理、环境生态修复、新能源材料、智能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为构建富有铜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辈牧嫌牖Чこ萄г焊痹撼す捉樯?。

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创新驱动。学校秉承“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做出大贡献、产出大成果”的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人才培育体系,整合优质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让他们的科研想法在实验室“落地生根”。
微信图片_20250401105914.png

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孙睿说:“学科进入全球前1%,对我来说是极大地鼓舞。学校提供的前沿科研资源,不仅让我具备了跨界科研的能力,还增强了我在企业实践中的自信。我会把这份荣耀化作动力,在专业领域不断深耕,更加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的创新研究,努力践行当代青年的科研使命?!?/p>

铜仁学院外籍专家Amir Mahmoud Makin Adam评价:“Working at Tongren University has been an incredibly rewarding experience. The resources and support available here enable us to pursue cutting - edge research and provide a high - quality education to our students.(在铜仁学院工作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经历,这里提供的资源和支持,使我们能够追求前沿的研究,也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目前,学校已规划建设碳酸锰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全力打造新能源储能产业技术高地,围绕储能产业体系构建,重点攻关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发及表界面工程技术等领域。

石维校长形象地比喻:“科学就像土壤,为产业发展输送养分,助力其成长为参天大树??蒲谐晒钪找灿裘芪撇敌枨螅裼谏缁峋梅⒄?。”铜仁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方针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秉持“铜仁需求·国家标准”办学理念,积极融入贵州省“四新四化”建设的时代浪潮,以六大产业基地为依托,全方位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产业链上结出“科学的硕果” 。

在科研的漫漫征程中,铜仁学院的科研人员满怀对科学事业的热忱,辛勤耕耘、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学术研究新领域。展望未来,铜仁学院将继续以科研成果为纽带,促进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续写学科建设的崭新篇章,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汇聚高校智慧与力量。(龙吟 姚元旭 蒲雨杉)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