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到产业基地务工,邻里间扯皮吵嘴的事情少了,乡村更加和谐了,日子越过越好了,这多亏了有个好的领头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竹园村,正在产业基地务工村民任秋燕说。
竹园村是沙子坡集镇所在村,人口较多,面积较大,留守妇女居多,环境卫生差、矛盾纠纷多曾一度捆住了该村发展的脚步。去年,33岁的王江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通过引导村里有担当、明事理的妇女能人担任小组长,组建女子先锋队,引导妇女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妇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如今,王江霞已经发展了一支有19名队员的“女子先锋队”,在化解矛盾、法治宣传等方面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沙子坡镇按照党建+“三治融合”思路,突出党组织的引领力、向心力、凝聚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该镇实行“班子包村、干部驻村、村居包组、党员联户”,配强好班子、建强好支部、培优好党员,以党员标准化管控体系、全民积分制管理为抓手,使党支部成为思想政治的“燃炉”、服务群众的“先手”。
今年以来,该镇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带活一大片”的工作思路,组建镇村两级女子先锋队,有效解决多年疑难纠纷426件。同时以“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主线,将20个村党组织划分等级,分类转化提升,全面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该镇以自治为基,树文明新风。今年4月,沙子坡镇成立韩家联村治理委员会,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四节”为议事契机,组织村民开展坝坝宴、坝坝会,通过文明储蓄积分兑换等措施,环境卫生持续改善,农村滥办酒席等行为得到遏制,文明乡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在沙子坡镇,“法”字随处可见。村道两旁、村中长廊等地,随处可见“酒后驾车违法纪、邪教赌博要严打”之类的法治标语。据了解,该镇从众多干部中筛选出党建工作扎实、司法业务精通的政法干部,在天星村和韩家村率先组建法治扶贫服务站,随后各村也建立了法治团队。
随着“法治”向基层延伸,村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镇还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为村集体重大决策、重要合同进行“法律体检”,成为依法治村的重要力量。
在推进村民自治,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同时,沙子坡镇还注重文化建设和道德引领,着力弘扬孝老爱亲、睦邻和谐等优秀文化,用传统美德浸润群众心田,用优良家风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该镇通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活动,选树表扬“文明新风”“孝老爱亲模范家庭”“尊师重教”“女子先锋”等先进典型40余名,筹办“敬老坝坝宴”等活动,凝聚起基层治理向善力量。
沙子坡镇通过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结合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整治、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全面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谭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