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规真是好!现在村里的红白事都实行简办,矛盾纠纷减少了,邻里乡亲也更加和睦?!毖睾幼灾蜗刳奂艺虺ふ鞔宕迕褛勖靼哺咝说厮怠T?,这里的陈规陋习让村民苦不堪言。
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沿河自治县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把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与美丽村庄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紧密结合,推进干群联动、支部联创、产业联育,以谯家镇白石溪村、长征村为重点,建设红色党建示范村。
沿河组建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县级领导小组,联合成员单位下设工作组,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每月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该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在村中选配德高望重人士组成红白理事会,制定新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盎樵嵝路缃蚣?,移风易俗靠大家;随礼往来一二百,不把‘人情’变成债;请客要适度,宴席不铺张……”这份包含公序良俗的《村规民约》将过去讲排场、比气派的陋习扭转为比文化、比家风的新风尚,得到了群众认可。
为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谯家镇推行“跨村联建、村企共建”,成立土地湾红色黔东党委,将长征村、白石溪村、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红色文化人才示范区4个党支部纳入党委统一管理,引进资本、人才等资源,盘活集体资产。
如今,开民宿、办超市等在全镇兴起。红军步道、山下滨河步道、中间通村公路3条主线将红色文旅圈串联起来,红军广场、红军街、烈士陵园、纪念碑等34个项目快速建设。
聚焦“天蓝地绿水清无废”目标,近年来,谯家镇依托当地凉爽的气候资源,以“生态产业+红色旅游”为主打,大力发展生态茶叶、烤烟、辣椒和生态畜牧业等产业,打造轮作观光油菜田、水稻产业园,发展油菜产业600亩、空心李300亩,建成农耕文化产业园1处,配套发展菊花产业10亩,开设5家民宿,2家红色餐馆,切实推动革命老区发展,让当地百姓感受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牟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