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板场镇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围绕“农业稳镇、文化强镇、教育兴镇、产业富镇、生态美镇、旅游活镇”的发展目标,着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创建“产业兴、生态美、旅游旺、民生优”的特色乡镇。
抓党建促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该镇立足乡村振兴新起点,努力探索,精准发力,不断创新丰富“党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增强党组织和产业的“贴合力”,持续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村村有特色、户户有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打造以辣椒、食用菌、花椒等特色种植业和牛、猪等畜牧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花椒产业500亩、茶园产业200亩、银杏育苗产业400亩;建成存栏1.6万余头的8个代养场,代养生猪1万余头;养殖黄牛3350余头、白山羊2350余只。
抓党建聚人才,加快人才建设。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才赋能乡村振兴。该镇坚持“选、育、用、管”相结合,注重提升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全镇村干部围绕当前重点工作、政策法规等开展学习教育、业务培训,提升村干部“软实力、真功夫”,截至目前,召开学习教育和业务培训12次。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让新入职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等职务,让年轻干部能力有平台锻炼,才华有空间施展,目前共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6名。同时,注重对大学生的培养,成立了沿河大学生联合会板场分会,培养板场学子特有的“不忘家乡情,心系家乡人”的情怀,“反哺家乡温暖”的精神。
抓党建兴文化,培育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保障。该镇坚持党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用“教育+实践+制度”的模式,增强文明乡风的文化底蕴。通过宣讲、大喇叭、微信等宣传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新风尚;各村(社区)研究制定《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党员干部率先签订承诺书,坚决制止违规操办酒席、高价彩礼、封建迷信、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评比评选活动,通过积极宣传模范先进事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截至目前,共开展乡风文明宣传56次,签订承诺书1500余份,开展评选活动15次。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接下来,板场镇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朱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