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乡风文明建设在沿河呈现蓬勃之势
2023/05/24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1620   

如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示范作用,深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孝道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龙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召开“孝老爱亲”模范道德评议会,用典型感召,对“孝老爱亲”事迹进行评议,激励全村村民比学赶超,传递文明风尚。

这场评议会以“孝老爱亲”为主题,通过讲述群众身边事例、分享孝亲故事、热谈参会感受、民主评议等方式,评选“孝老爱亲”模范代表,激励村民学习榜样精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并对村内还存在的少数陈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发表意见,提出整改建议。

通过开展道德评议会选出村里的“孝老爱亲”模范,树立身边看得见的学习榜样,非常有教育意义。

该村充分利用这个载体,不断发掘全村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宣传典型事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利用道德评议会,了解群众反映的不文明行为,及时纠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次道德评议会的开展,营造了向善、向美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村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形成了学习道德楷模、争做道德模范、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的美好局面。该村充分依靠道德评议会,宣传评议各类好人好事、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互学互比、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营造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这是沿河自治县着力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道生动缩影。

笔者在该县各地乡村采访目睹到,宽阔平坦的村道连接各家各户,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宁静温馨,红色文化长廊和精美的文化墙构成村子一道道独特风景。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美,美在文明;民风正,正在村规。为培养广大农村的良好道德风尚,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创建工作,各地乡村积极组织道德讲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活动,以点带面开展以党员、村民代表带动全村村民的教育活动。移风易俗就是要改变村民的思维方式,改掉不良风气,越来越多的农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道德大讲堂”为依托,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

为弘扬美德,树立正气,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县各地乡村“道德评议团”对村内各类先进模范人物、“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示范户进行评审,设立“道德评议公示栏”,以“光荣榜”的形式在公示墙公示。成立“道德评议团”以来,各地村寨以道德引领村民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切入点就是乡村移风易俗。如今,通过文明乡风建设,该县广大农村以前的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广大村民真正成为了文明乡风的树立者、维护者和受益者。

目前,该县涌现一批国家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寨,在每个村都修建了文化主题广场、乡村大舞台、欢乐书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文化惠民工程。

通过把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相结合,让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增强干部与村民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发展的“精气神”。在全县各乡村制作民族元素永久性文化墙,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主题文化长廊越来越多;在乡(镇)建立起综合文化站、图书阅览室,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农家书屋等,实现村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组建有文化广场,初步建立了城乡均等化文化阵地。

通过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的风气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为引导村民有模范可敬、有模范可学,该县还大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老人”“最美沿河人”“好公婆”等先进评比表彰活动。此外,该县还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引导人们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营造文明乡风浓厚氛围。

如今,乌江两岸的一个个土家村寨人居环境更美了,乡风民风更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之花在“中国土家山歌之乡”静静绽放。愿乡风文明建设之花在革命老区一一沿河自治县这片美丽多彩、生机蓬勃的英雄土地上越开越艳!(文叶飞)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