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农村公路网,改善和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对进一步打通农村交通“瓶颈”,拉动农村投资,稳定农民就业,更好地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便利度,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百姓的安心路、致富路、民心路,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交通支撑。
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让农村交通更便捷
作为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入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公路是强农富民的“民生工程”,关乎农民的幸福、农村的发展。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能让农民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交通服务,能为农村引人气、聚财气。
松桃平块至文山、桐子林至野鸡洞、毛梨坡至三阳街上、黄土坎至桥边、茶厂至底哨、妙湾至破岩洞6条农村公路共30公里,拓宽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全面完工并验收。
甘龙镇至永安乡公路是连接县城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示范点的主要交通道路,今年2月25日,甘龙至永安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特色农产品向外输出,有效串联起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沿线乡镇红色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帮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该项目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米,路线全长13.560公里,批复预算总投资12384.35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开挖和砌筑挡墙,现场有管理人员22人、施工工人42人,投入施工机械11台,预计10月前完成路基开挖。
危桥改造建设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的民生工程。2024年,省交通运输厅下达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建设任务10座,总投资约3217万元。今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行业职能,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建设,扎实做好检测、申报工作,严把质量、进度关,稳步推进危桥改造项目,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已完成危桥改造2座(平头镇香炉山桥、大坪场镇小天岩桥),正在修建的6座(盘信镇潮兴桥、老寨洞电站桥、普觉镇大元桥、孟溪镇木耳大河桥和木耳小河桥、太平营街道龙井桥)。其中进度较快的盘兴镇潮兴桥进度达85%,正在准备梁板混凝土浇筑;普觉镇大元桥进度63%,正在做台帽施工。所有危桥改造项目预计12月底前完成建设。
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当前正值汛期,为保障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松桃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辖区内所有农村公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不留死角”的原则,重点对在建项目、农村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点、临江沿河、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进行巡查排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登记台账,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和极端天气预警,加强与公安、应急、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高度关注气象灾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和出行信息。做好抢险应急储备,普查紧急抢险救灾所需物资。
截至目前,已对全县4500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排查,累计排查农村公路296条,共排查出隐患普通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及组道共计142处,投入治理资金446.5万元,完成治理116处,其余隐患正在治理中。
加大日常养护巡查力度,严格落实日常养护,投入养护人员7280人次、养护作业140次,及时疏通泄水孔,清理排水沟,加强路面修复及绿化养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巡查,实时掌握路况信息,着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路面整洁和排水通畅。
发挥农村公路整合效益 农村“客货邮”便民惠民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覆盖范围广、服务人口多、公益性强的基础民生设施,是农村群众出行、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今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网辐射效益,整合农村客运公交、寄递物流等资源,推进场站多能融合、整合运力资源、创新配送合作方式,解决农村地区群众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城乡间的人流、物流快速双向流动起来,有效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
“超市+站点”覆盖到村、“农村客运、城乡公交+物流寄递”的物流配送服务,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将农产品封装、发运,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物流成本,大幅缩短了镇村居民收寄件时间,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更加便捷。
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1个,进行同仓共配,实行智能设备自动化分拣。全县共开通客货邮班线4条,改造客货邮班车10辆,建成乡镇寄递物流集散站点9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210个,客货邮班车代运邮件快件48110件。
通向农村的“客货邮”让快递进村有了“落脚点”,山货进城通了“专快线”,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群众幸福出行和消费升级的需求,还能帮助他们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增加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让农产品出山进城有了更多路径和选择,让乡村振兴有了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