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黄道乡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紧盯辖区内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弘扬、文明实践行动“三部曲”,统筹推进乡村发展、文明创建,切实补齐短板、弱项,努力奏响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新乐章”。
推动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奏好扮美变靓“前奏曲”。黄道乡精准施策,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美化村容村貌,持续提升乡村“颜值”。一是强责任抓落实。明确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夯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制,整合村(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对各村环境卫生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将维护好人居环境的相应条款纳入村规民约,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以干部带动群众参与的形式,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沿街“野广告”、人畜粪便及柴草堆积等清理工作,全面压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据悉,近期共开展环境集中整治22次;户外广告排查整治专项行动4次。二是强宣传重引导。坚持宣传教育与整治并行的原则,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干部群众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做到思想上“不落后”,行动上“不掉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据悉,近期共召开人居环境整治院坝会3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2500余份,入户走访200余户。三是强督查问成效。坚持督查与整治齐发力,构建“定期督查+随机抽查+互相检查”工作模式,对村(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持续开展不留盲点、拉网式督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交办,督促限时整改,不定期“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对公路沿线、河道沟渠等易倾倒垃圾的重点区域督查频次,全方位提升全乡人居环境质量。
弘扬文明乡风培“根”树“德”,奏好时代新风“进行曲”。黄道乡积极探索“党建+文明创建+群众参与”的文明新风倡导新模式,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聚移风易俗之力,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一是倡文明育乡风。全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主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优势传递文明乡风好声音,并对原“一约四会”成员进行“重组”,积极开展“评先树优”活动,激活乡风文明新力量,教育引导群众崇尚节俭、抵制陈规陋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二是立规矩树美德。各村(社区)通过村(居)民“提”、干群“议”的方式,充分征集村(居)民在改善不良习俗和整治不文明行为习惯上的意见建议,并纳入“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以此为抓手进行自治管理,号召大家共同遵守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潜移默化地规范村民的自我日常行为。三是兴文化促文明?;频老缁贫褡逦幕胂绶缥拿飨嘟幌嗳?,把文明之风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沃土,努力彰显非遗之美。截至目前,共开展鼟锣庆佳节、鼟锣庆丰收、鼟锣“唱”反诈等特色活动20余场次,受众群众4000余人;举办第一届乡村运动会、“共庆建军佳节·共叙鱼水情深”八一晚会等活动,广泛传播文明新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增强群众文化自觉。
推进文明实践以“建”铸“魂”,奏好志愿服务“交响曲”。黄道乡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结合各实践阵地资源特点和优势,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大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志愿、全民服务”的浓厚氛围。一是强队伍固根本?;频老绯中炕率贝拿魇导游榻ㄉ瑁乜碚心记?,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通过党员大会、村组干部会、广播宣传等方式,广泛动员辖区内党员干部、乡土文化人才、种植大户、致富能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人员等就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系统围绕志愿服务理念、工作礼仪、志愿者规范等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与此同时,还聚焦产业发展定向培养“田专家”“土秀才”等助力产业发展的志愿服务人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共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5支,招募志愿服务人员13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培训15场次。二是抓比武展风采。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大力促进乡风文明?;频老绮扇 跋殖」勰?亮点工作汇报+经验交流”的方式,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大比武”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听取讲解、现场述职等方式,积极分享文明实践工作经验和方法,展示各村文明实践站工作成效,促进各村(社区)站所交流学习,切实达到以比促学、以比促优的目的,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勤服务善治理。为规范集镇市场经营秩序,整治道路脏乱差、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乱象,成立党员干部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每逢赶集日定点开展沿街商户、流动摊点规范经营行为劝导行动,要求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号召商户自觉做到规范经营。并联合交警部门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重点对集镇车辆乱停乱放、违规载客等行为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