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桑拿网蒲友论坛官网,南京高端工作室喝茶,徐州品茶工作室

石阡佛顶山村:“小特产”撬动“大发展”
2025/10/31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395   

走进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黄水粑加工厂,穿戴整洁的工人,正通过手工制作,将糯米拌以红糖,揉成大小差不多的圆团,再以粽叶包裹,用稻草捆扎,而后高温蒸煮,一道特色传统小吃“黄水粑”就出锅了。

image.png

黄水粑是深受石阡县仡佬族群众欢迎的传统食品,最初只是佛顶山村仡佬族群众随身携带的饭食,后来逐渐演变成逢年过节的必备美食、走亲访友的伴手礼,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黄水粑。近年来,随着佛顶山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黄水粑也逐渐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地道美食。

image.png

佛顶山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整合传统工艺、创新运营模式,将传统美食黄水粑发展成为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2021年,佛顶山村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六合山庄大楼,整合当地24家黄水粑传统工艺作坊,投入启动资金47万元进行装修和采购设备,建成“黔乡姊妹”黄水粑加工厂。经过精心筹备,工厂于2022年7月正式投产销售。 

image.png

“黔乡姊妹”黄水粑加工厂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没有厂房,就利用闲置固定资产改造;没有商标,“黔乡姊妹”品牌应运而生;缺乏工人,那就村干部家属先帮忙干;没有销售渠道,党建帮扶单位新华社及时伸出援手,买走了第一批8240个黄水粑,为工厂带来了宝贵的“第一桶金”,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如今,“黔乡姊妹”黄水粑加工厂已步入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工厂现有工人40人,均为周边村民,根据自身情况分为长工和临时工,实现了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形成了“周一至周四在工厂上班,周五在自家制作黄水粑,周末向短途游客销售”的良性生产销售模式,兼顾了集体产业与家庭副业。

image.png

现在,工厂每天能生产黄水粑1.2万个,在销路畅通的情况下,一年可实现430万余元产值,销售收入将达280万元,该产业已成为佛顶山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2025年1至10月间,工厂已销售黄水粑21万袋,实现销售金额131万元,并发放务工工资30万余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美丽的佛顶山村,一颗小小的黄水粑,正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蒸蒸日上,香飘四方。(田艳琴)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