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桑拿网蒲友论坛官网,南京高端工作室喝茶,徐州品茶工作室

玉屏侗寨枹木垅村的文明乡风蜕变记
2025/11/05    来源:     点击:371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活动室闲置房未封的窗框,在满地红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龙文祥蹲在墙角,用铁锹将水泥与细沙按比例混合,灰白色的粉尘随着他的动作腾起,在空气中形成一团朦胧的雾。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吆喝一声:“来,搭把手!”几个村民应声围拢,将湿润的水泥浆铲进砖槽。

大伙的齐心协力下,砖墙逐渐向上延伸,红褐色的砖体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与水泥的灰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砖缝间溢出的水泥浆被抹刀轻轻刮平,留下一条条整齐的纹路。

枹木垅组和茶山组共同修建的活动室。

“这里要留个灶台口!”龙文祥指着墙中央,村民立刻用切割机在砖墙上划出规整的方形缺口。碎砖和水泥渣簌簌落下,露出内部粗糙的砖体断面。

夕阳西下时,新厨房的雏形已初具规模。红砖砌成的墙壁像一座小小的堡垒,水泥台面在暮色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龙文祥站在未完工的厨房中央,用手指轻轻敲击砖墙,发出沉闷而坚实的回响。他满意地笑了,仿佛听到了未来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饭菜飘出的香气。

58岁的龙文祥不是专业的工程师,他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正在张罗枹木垅组和茶山组的公用厨房建设,他期待建成后,大家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画面。

枹木垅村荷花长廊。

过去作为国家二类贫困村,枹木垅村因缺乏产业、土地贫瘠,村民常为争水争地发生矛盾,甚至经常为田边土坎召开村民大会。

20多年前,村民龙某因在县城有稳定的收入和居所,特向村委会提出退出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导致枹木垅组和茶山组势同水火。

原来龙某是枹木垅组人,后因人口普查划到了茶山组,过去养家全靠土地,双方都为夺得土地使用权而各抒己见。

“多一分地就多几石粮食”“宁愿撂荒也不给对方”“都说这事谁来也没用”“凭什么要退给你们组”……其中老人的愿望最强烈。

一时间,“退地”工作陷入僵局,“村干部里外不是人”。65岁的龙为鸿是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如今旧事重提,他依然情绪激动。

经过村民大会协商,2亩地租出去,租金两个组平分。村民都觉得这是好办法,纷纷离去。

“乡村应该抱团发展,不以小利产生矛盾?!绷南樗?,经过了退地这件事,大家的思想都改变了,甚至两组村民共同捐钱捐物、投工投劳在两地间修了一座连心桥,邻里之间的关系越加和谐了。

鸟瞰枹木垅村。

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玉屏自治县创新方式,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民自治组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设,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乡风,让文明乡风吹乡野。

枹木垅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把群众自商、自筹、自建、自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有事自己协商、办事自己筹资、设施自己建设、村务自我管理”的“四自”模式,有效激发了村民主体作用,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在乡村建设进程中,村民们自发投钱投工,建成11个文化广场及多个高标准党员群众活动阵地,并在广场上修建家风长廊,将优秀家风故事制成展板展示,传承优良家风。

“现在修建公用厨房的地方,是利用2017年,我们两个组80多户出资建设的活动室的闲置房,建成后不仅为大家举办坝灯酒、节日庆祝提供便利,还可以出租给村里的研学团队。”龙文祥说。

枹木垅村龙必祥家书。

村民万金芝接过话茬:“村里面条件好了,每个村民组都有乡村大舞台和文化广场,农闲的时候就召集村民们到广场上排练,去参加各类表演,还经?;竦貌淮淼拿??!?/span>

值得一提的是,枹木垅基本上每一个村民组都会有一个募捐名单或者功德碑,上面记录着在村集体建设过程中,村民无偿捐献的款项或物资,款项从几十元、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枹木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阳指着井口旁的功德碑说,刻碑立志就是要“扬善举、示后人”,让村民能够团结一心、让和谐奋进的新风尚在全村“开花结果”。

不仅如此,枹木垅村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村里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中秋节活动。一方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村民情感,展示乡村风貌;另一方面促进邻里和谐,发展村集体经济。

枹木垅家风长廊。

通过多年的文明乡风建设,枹木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邻里之间越来越和睦了,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了。最让人舒心的就是茶余饭后,大家不仅能在长廊聊天,还能在广场锻炼身体,现在生活是越过越有味了?!闭馐谴迕窳缃竦纳?。

“得益于家风家训和村规民约,推动了村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间的口头纠纷少了,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绷羲?,当下村里随处可见干净平坦的小道、整洁美丽的花园、幽静美观的长廊。

当文化广场的歌声响起,当连心桥的足迹延伸,当家风家训的故事传唱——枹木垅村的实践表明,文明乡风建设并非政府“独角戏”,而是村民“大合唱”。

今天的枹木垅村,水电路讯畅通,精品水果空前发展,旅游研学纳入发展蓝图,文化活动全年精彩。乡亲们正大步迈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共同描绘着“农村城市一个样,家家户户奔小康”的美好图景葛永智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