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桑拿网蒲友论坛官网,南京高端工作室喝茶,徐州品茶工作室

德江楠杆乡:党建引领油茶兴 产业富民促振兴
2025/11/05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308   

春华秋实,茶果飘香。近年来,德江县楠杆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禀赋,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精心培育。通过规?;?、专业化种植,全力推进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真正将“绿叶子”变成“金果子”,让群众端稳“生态碗”、走实“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楠杆乡党委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将油茶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统筹政策、资金与技术资源。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生产一线?;鹗宓持Р靠埂爸τ筒璨怠敝魈獾橙栈疃?,组织党员深入基地除草修剪、学习技术,凝聚起党群共建的强大合力。

目前,全乡种植油茶6300余亩,打造县级油茶示范种植区1000余亩,预计采收油茶果3.5万余斤,真正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

党员带头,点燃群众参与热情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油茶推广初期,面对群众对种植周期长、技术难的顾虑,各村党员主动扛起先锋旗。

沙坝村党支部书记全兵在田间地头动情讲述:“当初动员种油茶,大伙儿心里没底。我和10余名党员带头开荒试种,白天学技术、夜间算收益,油茶挂果后,每亩榨油收入达千元!群众看到实效,纷纷加入。如今咱们村油茶面积扩至1000余亩,荒山真的变‘金山’了!”

党员示范户还与农户结对帮扶,传授疏花保果、水肥管理等技术,带动130余户群众参与种植,党员带头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强引擎”。

促进就业,拓宽家门口致富路

油茶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摘加工,链条长、岗位多,为本地劳动力提供充足就业机会。通过打造千亩示范种植基地、配套油茶粗加工机器,年均吸纳季节性务工人员超500名,日常管护岗位日薪达150元,实现“务工不出村、收入有保障”。

“过去背井离乡打工,一年到头难见家人;如今在油茶基地当管护工,既能挣钱又能尽孝,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金盆村村民杨大叔擦着汗水笑道。油茶林间,像他这样“农忙务农、闲时务工”的群众不在少数,产业兴旺让“顾家增收两不误”成为现实。

促进增收,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通过构建“土地流转+销售收入+产业补助”的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油茶产业已成长为群众稳定增收的“压舱石”。在此机制下,农户每年可获得每亩1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种植油茶每年更可带来约几千元的销售收入,同时享受每亩450元的专项管护补助,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重转变,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这一机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经营与统一销售,村集体年收益增长。油茶产业既鼓了群众“钱袋子”,又壮了村集体“家底子”,更绘就了“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价值拓展,赋能产业升级焕新

油茶,是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其生态屏障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一颗颗油茶果,历经道道工序,最终淬炼成金黄的茶油,市场售价跃升至每斤80-120元,成为群众增收的“液体黄金”。

此外,楠杆乡积极探索“油茶+N”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油茶+生态旅游”模式,打造春赏油茶花海、秋采致富金果的特色旅游线路;依托“油茶+林下经济”模式,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立体种植,提升土地综合效益。目前,该模式累计带动2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务农与顾家两不误、增收与团圆共兼得”。

油茶飘香,硕果盈枝。楠杆乡将以更高标准打造油茶品牌,推动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让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交相辉映,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imSun, 宋体; font-size: 14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weight: 700; orphans: 2;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王浩)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