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江口,养心天堂。一场秋雨过后,位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城云雾缥缈,宛如世外桃源。
来到位于太平镇太平社区苗匡农发行铜仁市分行信贷支持的江口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示范点,树立林中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10个红色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据梵净山投资控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得益于农发行铜仁市分行贷款的支持,江口县国家储备林建设(二期)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筑牢了生态屏障,随着该县太平社区苗匡国家储备林示范点的成功打造,林旅养一体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沿着蜿蜒的休闲步道而上,只见林中不仅栽种有楠木等名贵树种,还种植有黄精,发展有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风生水起。
回到山脚的护林员居住点,巡林归来的李祖江热情地招呼着大家进屋休息,并拿出前不久刚收割的蜂蜜,给每人倒上了一杯蜂糖水。
“不错,入口甘甜,花香怡人?!贝蠹乙炜谕乃档?。
“我养了300多箱蜜蜂,目前已收割蜂蜜1100余斤,按照市场价150元/斤计算,仅近2个月卖蜂糖就收入5万多元?!碧钙鹣衷诘墓ぷ鳎钭娼苁锹?。
李祖江告诉记者,他现在巡林护林每月有800元工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如林下养鸡、养蜂等,其独到的养蜂技术,更是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学习“取经”,不仅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也带动了周边村寨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
而在位于该县闵孝镇鱼粮溪村国储林苗木育苗基地,一株株红榉、楠木苗迎风飘舞,长势喜人。
“看,这是我们通过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在猕猴桃架下发展的50亩楠木苗,今年冬季就可以移栽了。”江口县闵孝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强介绍道。
黄国强告诉记者,闵孝镇鱼粮溪村国储林苗木育苗基地有育苗大棚89个,培育有楠木300万株,按照市场价每株1.5元计算,可实现经济价值约450万元,再加上基地的红榉、猕猴桃等,预计该基地至少可实现经济价值500余万元。
“基地实行标准化管理,目前有常住技术人员4名,每年进行人工除草7次,今年仅劳务费就支出120余万元,支付群众土地流转费约35万元?!被乒克档馈?/p>
同样,在该县民和镇洪坪村黄精种植基地,一条条产业路纵横交错。在该基地的黄精培育大棚里,几名村民正在忙着采挖已经长出芽头的黄精准备装框移栽。
“年纪大了在外面不好找活干,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挺好的?!本菸窆ご迕裎李晤谓樯?,自该坝区破土动工开始,她就在这里做工了。工资80元一天,到目前为止已经一年多了。工人最多的时候,每天有50、60人在干活。
“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村里劳动力多的家庭,现在至少都有3万多元工资呢,还有土地流转费600元亩,安逸哟······”与卫钗钗一起干活的群众接过话茬说道。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据悉,近年来,农发行铜仁市分行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机遇,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采取延长中长期贷款期限、提供优惠利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模式优化金融服务等方式,围绕铜仁市165.9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主动作为尽显责任担当,在“实”字和“快”字上下功夫,按下“快”捷键,狠抓项目落地,支持铜仁市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现为国家储林、为大地增绿、为百姓增收三重效益。
通过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方面,当地群众通过签订土地和林权流转协议的方式入股,获得保底收入及项目运营收益分红;另一方面,项目运作中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种植、管护等各环节,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助农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国储林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跨区域易地搬迁群众土地、林地闲置问题,盘活了林地资源,守住了发展和生态底线,带动了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有效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截至目前,农发行铜仁市分行已获批覆盖全辖各区县的国储林项目10个,金额37.49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7.87亿元。支持建设国家储备林61.31万亩,其中江口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二期)总投资7.66亿元,该行贷款6亿元,建设规模7.46万亩,已被列入贵州省国家储备林项目样板基地。(吴靖 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