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碧江区生态移民局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强化就业举措,精准动态管理,为推进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增收后续扶持防止返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正光街道辖区某超市,导购员杨霞正在整理商品。2020年,杨霞一家刚从沿河搬迁至正光街道安置区,碧江区生态移民局主动联系她,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在超市上班。听到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她立刻就点了头。现在她跟超市其他员工相处得非常好,工作也越发得心应手。
“在这里工作很轻松,照顾小孩上学也方便,能赚钱补贴家用,真的非常好。”杨霞高兴地说。
据介绍,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碧江区生态移民局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总体要求,依托各安置点内超市、物业等企业资源,通过资金入股、资产入股等方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用工需求,积极为搬迁群众创造就业岗位,引导一大批搬迁群众就业。结合安置点搬迁群众实际,采取“一户一策、精准扶持”的原则,在各安置点设置专职信息员,建立脱贫人口就业信息台账,精准掌握创业就业需求。
为拓宽就业渠道,碧江区生态移民局还通过租金优惠、政策奖补、解决用工等系列措施,吸引了诸多企业来安置点开办扶贫车间,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昆碧·梦工厂—矮屯新市民扶贫生产车间的员工肖艳芳就是享受此就业政策的其中一员。
“以前没搬来的时候,只有我老公一个人在外面务工,自从搬到矮屯社区,我也可以就地上班,也给家里增添了一份收入,小孩子就近读书,也比较方便,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毙ぱ薹妓?。
据了解,矮屯新市民扶贫生产车间由昆山援碧工作组协调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350万元建设,通过政策奖补,采取“企业+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达70人,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
“2021年我们投入1923万元,用于扶贫车间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安置点扶贫车间有24家,今年新增8家,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600人以上。 明年将继续投入3474万元,用于现有扶贫车间提质增效,标准化厂房建设,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计划新增就业200人以上。 ” 碧江区生态移民局副局长申胜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