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共青团铜仁市委 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2/05/19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1403   

我市共青团抢抓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的历史机遇,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点为契机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组织青年讲师团、团干部深入安置社区,围绕“百名青年讲党史”“团干部上团课”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148场次;联合医疗机构深入安置点开展医疗政策宣传,惠及群众4200余人次;依托青年乡村振兴夜校扎实开展扫盲、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工作,目前全市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共46所,礼聘教师258人,登记在册学员人数3784人,培训课时超1426小时,培训人数近60800人次;通过在安置点选树“五星榜样”“优秀共青团员”“最美青年”等青少年先进典型45人,让搬迁青少年学有楷模、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赶有目标。

大力整合青年之家、乡村振兴夜校、四点半课堂、新时代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春晖社等共青团阵地建设,持续推进“党团社”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市共建立示范点34个,实现安置社区团的组织、工作、作用全覆盖。持续完善工作队伍体系,招募各类青年志愿者842人,聘任少先队辅导员20余名,建立春晖社80个,礼聘春晖使者700余名,成立“店小二”“飞毛腿”等青年志愿服务队50余支到安置社区工作。公开遴选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70余名,将35岁以下且符合资格条件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作为社区团支部书记推荐人选,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青年力量和新鲜血液。

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安置点青年参加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活动50余场次,培训青年740余人次;通过电话咨询、入户宣传、发放资料、团属媒体发布、开展网上直播带岗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岗位信息、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目前到安置区开展就业招聘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推荐就业岗位3000余个,涉及搬迁群众3000余人次。

积极探索安置社区“代理家长、代理老师、代理儿女”的“三个代理”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组织60余名社区党员及志愿者服务社区群众250余次;完成安置社区团属教育阵地改造升级,建设绿叶开明书屋184个,覆盖106所学校,78所青年之家,争取捐赠图书4万余册,重点倾向安置社区;捐赠儿童牛奶35320盒,捐赠图书5.2万余册;落实“圆梦微心愿”1000个;通过“茅台王子助学金”活动协调助学资金26万元,惠及贫困学生60名;争取团中央“伙伴计划”落地铜仁2个安置社区,配备资金30万元。

纵深推进“四安家园·青亲园计划”志愿服务培育项目,匹配资金124万元,组建了63支志愿服务队伍,重点围绕社区治理、权益维护、邻里互助、关爱帮扶、社会融入等类别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项目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13场次,共招募安置点志愿者1795名,服务群众近15800人次。实施新时代“双阳”工程——“大手牵小手·共度愉快暑假”暑期学校项目,全市有36所学校参与,共招募志愿者115人,参与学生1742人;动员志愿服务组织到安置点开展主题活动50余场次,覆盖安置点群众1万余人,组织铜仁卷烟厂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企业·陪伴行动”,30余名志愿者走进孩子们的家中,实地查看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陪伴帮扶计划,结对了第一批24名留守未成年人,为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点后续扶持工作贡献志愿力量。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