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平安贵州建设表彰大会暨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部署会议在贵阳召开,万山区敖寨乡被授予“平安贵州建设示范乡”。
2017年以来,该乡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中心,以“平安敖寨”创建为工作载体,以抓好治安防范为工作重点,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四年来,全乡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创新工作机制,社会矛盾化在“最基层”
为了让社会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该乡全力打通矛盾化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建好建优调解体系。在全乡范围建立乡、村(居)两级调解组织。截至目前,全乡共建立调解组织7个,已覆盖全乡所有村(社区)。探索出“排查纠纷、分析研判、组建专班、矛盾化解、建立档案”的矛盾纠纷调解“五步工作法”。四年来,全乡共调处疑难矛盾纠纷82起,调处成功82起,调处成功率100%;是妥善处置群体事件。按照“对话不对抗、疏导不激化、处置不回避”的原则,对辖区存在的不稳定问题进行排查处置,避免了事件苗头进一步恶化,四年来,全乡未出现极端群体性事件,保持了大局稳定;切实抓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和接访制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突出工作重点,网络建设布下“安全网”
网格化管理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织密“一张大网”。敖寨乡运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全乡共划分36个网格,设立7个网格长、36个网格员及267名联户长,将全乡居民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之中;建强“一支队伍”。进一步强化了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共建立义务巡逻队7支65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不定期巡逻,有效地预防了盗窃案件的发生,全年盗窃案件比上年下降13%;用好“一个机制”。健全特殊人群管理机制,加大对轻微违法或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辖区内各中小学全部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加强对社会吸毒人员、邪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的严格管理,四年来,未出现个人极端事件和命案。
实施“五大战役”,集中力量啃下“硬骨头”
针对社会突出问题,采取集中力量打硬仗的方式取得战果——打赢“铲毒禁毒”战。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教育活动,全乡设立30幅禁毒宣传牌,每个村(居)至少横挂5幅以上宣传海报,开展禁毒宣讲24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24000多份,涉及群众8000余人次;打好“安置帮教”战。进一步健全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成立7个安置帮教小组,开展“三帮一”活动,真正做到不漏管、不失控;打胜“防邪反邪”战。及时调整防范处理邪教工作领导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综治办具体负责,各单位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乡建立防邪反邪警示教育基地9个,开展各种类型的反邪教警示教育40余次。
同时,开展打掉“黑恶势力”战。综合运用微信、抖音、“村村响”等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依托院坝会、新时代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次,累计走访群众5000人次,并对40名村干部开展背景审查;打稳“风险化解”战。建立体系建设监管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形成分工负责、有责担当、齐抓共管的隐患整治工作机制,实现了重大风险隐患监管全覆盖;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实施分级管理模式,突出监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建立完善监管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对监管档案实行差异化分类管理。
回望来时的奋斗路,眺望前行的奋进路。下一步,该乡将在乡村振兴征途中接续谱写“平安建设”的精彩华章,不断创优敖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