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级文化部门支持下,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资源开拓了孩子们‘第二课堂’功能,让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到这里来学习、写作业,鼓励孩子写完作业后多看书,把看到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为自己的学业充电?!毖睾油良易遄灾蜗厮贾莅仓玫闱刹坎芙芩档馈?/p>
在沿河思州安置点B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站成为了整个社区群众活动的主要阵地,每天来这里看书、学习、兑换礼品的人络绎不绝。
曹杰说:“我目前主要就是负责B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正常运营,现在社区群众的素质都提高了,大家都很自觉?!本菟樯埽湛冀ㄉ栊率贝拿魇导镜氖焙?,人们都对此“不感冒”,后来经过各种活动的举办,各种宣传深入人心,大家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里。
据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级各部门组织社科理论专家、讲习员骨干、先进典型“三支队伍”,运用生活化、互动化宣讲方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主流价值,推动实现宣讲范围全覆盖、宣讲队伍多元化、宣讲方式接地气,使科学的发展观念深入群众心底。
“我们这里经常有上级部门来组织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以前在农村从来没有这些活动。”曹杰说。
“自从上次有个大姐来教我们跳广场舞,我现在基本每天都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太好耍了!既锻炼了身体又得耍了!”社区里的一个看起来50多岁的大妈接过话茬说道。
近年来,铜仁市聚焦偏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欠缺、基层文艺人才匮乏等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建平台、四级联动送文化、多种形式强队伍,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通过“专业文艺骨干、农村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群众文艺队伍”四级培育模式,致力于建好文明实践阵地,推进市级文化资源下沉,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上个月我经常都去打扫社区卫生、捡垃圾,到我们的积分超市换了包大洗衣粉?!鄙缜褐诹跤窕槐咚底?,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整个社区群众都实名注册成为社区志愿者?!辈芙芩?,通过把文明行为加分,陈规陋习减分的方式,把得分列入“文明存折”储蓄账户,积分可换取生活必需品,实现文明可储蓄、文明可兑换、文明可引导。
据了解,目前,铜仁市已经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全市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182个、实践站29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