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口县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在“融”上做文章、在“合”上下功夫,深入探索“两心融合”建设新路径,助推“阵地、路径、内容”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人见事见思想。
“阵地融合”强基础
阵地共建。在推进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建设中,江口县坚持阵地共建、人员共享、设施公用的原则,一体化推进,实现阵地建设从简单相加到全面相融,从各自为阵到矩阵管理,不断提升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水平。
人员共享。充分运用江口县融媒体中心的采编力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各类活动纳入融媒体总体宣传策划布局,让融媒体中心这张“宣传之口” 更响亮,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双“服务之手”更有力,为提升媒体“内容生产”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江口县融媒体中心30余名采编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50余人次。
设备共用。依托“数智融媒”,建成江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成立政策信息、工作动态、志愿风采、党史学习教育等多种服务板块,实现数据引流、粉丝共享,多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畅通学习通道。截至目前,“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共刊登图文信息1052条,其中《贵州江口·童心向党庆“六一”》点击量超过150万人次?!?/p>
“路径融合”强抓手
强化平台融合。统筹“线上”“线下”两类资源,依托10大媒体平台,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故事100讲”等专题专栏25个,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图文、视频等信息1500余条,全方位、高密度、立体化宣传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强化整理挖掘。依托融媒体中心平台优势,开设疫情防控、文明创建曝光台等专栏,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免费为农特产品宣传,开设直播带货、文军扶贫专栏为民办实事,助力“黔货出山”。
强化成果展示。借助梵净山APP、“微视江口”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上学党史”新阵地,策划推出《百名先锋话初心》栏目,让基层党员干部讲初心故事、讲为民情怀,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内容融合”强实效
畅通渠道听民意。通过梵净山APP、“微视江口”微信公众号,开设“文明实践”专栏和服务窗口,积极征集广大群众意见建议。2020年以来,共收集问题4600余件,为精准设计志愿服务计划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凝心聚力办实事。利用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2.8万余名志愿者,充分发挥特长和资源收集民意,通过互联互通网格精准派单,由志愿者接单后上门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600余个,大大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主动回访暖民心。江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定期对接受服务的群众,进行上门走访或电话回访,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群众满意率达99.8%。计划项目一时不能办理的,则明确办事主体,动态跟踪督办,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