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铜仁市万山区茶店街道垢溪村,果农杨权在自家桃园里察看。今年的200亩桃树枝条稀疏,他便叫来儿媳肖意子,通过手机在“万山红APP”上“点单”寻求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张祥恩(右一)为大家进行农技指导。
“万山红APP”后台接到“订单”后,立即派发给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志愿服务队队员张祥恩处。
张祥恩来到桃园,指导杨权及在场务工的村民进行修枝、施肥,并指导如何防治病虫害及添加有机肥,帮助杨权解了难题。
在万山,“线上点单”已经成为了群众寻求帮助的首选。
志愿者与张华清老人交流。
“线上点单”模式不仅仅停留在“万山红APP”。万山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建在区融媒体中心,通过融合“两中心”,共用“中央厨房”大数据分析,建立和完善活动信息共享机制,将“仁义万山”PC端、“仁义万山”微信公众号平台数据与融媒体中心的“万山红APP”“微万山”公众号等平台数据共享,实现三端共通,让“线上点单”走进千家万户。
在传播党的创新理方式上,凭借融媒体中心的“微万山”“万山网”“仁义万山”等十二大平台优势和遍布乡镇(街道)、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实践基地的广阔基础,线上线下同步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驿站
近年来,万山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作来落实。着力打造“‘两心’相融、‘心芯’相悦”文明实践品牌,在原有阵地基础上新增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挥中心、活动展厅、交流驿站、仁义讲堂等功能要素。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专职人员与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合署办公,实现“两中心”一支队伍,既有利于工作统筹,又有利于增强力量,更有利于业务互补,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新时代文明实践仁义讲堂
“通过‘两心’相融,实现场所共建、队伍共用、系统共享,阵地、人员、平台深度融合,达到了1+1>2的叠加效应。未来,‘两中心’将把工作触角更加深入地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百姓身边,为更好地宣传、引导、服务和凝聚群众发聚合和辐射作用?!蓖蛏角N⑿砍ぁ⑼痴讲砍ぬ锓妓?。(麻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