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住自己的人、看住自己的林、防住自己的火……”
3月15日12时许,一段地道的方言广播从万山区仁山街道贵苑社区的大喇叭中传出,2分钟的方言广播节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群众,详细普及了有关文明祭扫和森林防火的各项事项,吸引社区群众纷纷驻足聆听。当天中午,同样的乡音广播在万山区各村寨社区广泛响起。
大喇叭方言说防火,老百姓入耳又入心。这段广播的背后,是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万山区融媒体中心的高效融合。
时针拨回到当天上午9时许,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线上平台万山红APP,收到一条来自贵苑社区的“心愿单”——“临近清明节,希望有一个关于文明祭祀和森林防火的宣传音频,通过社区的大喇叭进行宣传?!奔阜种雍?,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这条“有声订单”分派给了万山区融媒体中心。
“接到这个‘有声订单’,我们迅速开展了广播稿件的编写和音频收录工作?!?/p>
万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万山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王芃介绍,为确保广播节目在当天中午响起,融媒体中心从“接单”到“配送”,仅用时不到三小时。
线上“接单”,线下“配送”。在万山,开展群众线上“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
自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万山区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基层群众需求,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共建,将“两中心”现有资源高效整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精彩飞越。
在这一过程中,万山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建在区融媒体中心,在原有阵地基础上新增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挥中心、活动展厅、交流驿站、仁义讲堂等功能要素,做到资源“共建共享、共通共融”,并通过整合乡镇(街道)、村资源,建成11个实践所、103个实践站、24个文明实践基地,实现了文明实践三级网络阵地全覆盖,全面畅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供需链”。
与此同时,“两中心”共用一个指挥中心,通过“中央厨房”大数据分析,建立和完善活动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线上服务平台“仁义万山”PC端、“仁义万山”微信公众号与融媒体中心万山红APP、微万山公众号等平台深度融合,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两心”相融,“心芯”相悦。在“融”上做文章,在“合”上下功夫,万山区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共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声”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