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万山镇以创新新时代志愿服务为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以网格化管理体系为路径,持续激发志愿者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参与、服务、创新、治理”能力,着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新型社区,谱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聚焦中心,凝聚力量,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整合报到党员干部及退休老干部等力量,形成党员示范、干部垂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理论宣讲、文明新风等各类志愿服务中,进一步拉近邻里距离,真正让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工作、融入居民生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抗雪凝期间,万山镇在原有1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基础上,又组建8支先锋服务队,分别参与值班值守、秩序维护、撒盐除冰等工作,累计服务人数达400余人次。
用好平台,解决需求,推动志愿服务靶向发力。充分利用中国志愿服务网(贵州志愿服务)平台及“仁义万山”平台,并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着力梳理社区服务及居民需求“清单”,以收集问题、发布心愿、解决需求为主线,加大“联户长+网格长+网格员”的信息处理通道,及时解决居民需求及建议;对于社区层面不能处理的问题交由平台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对标对表,在开展志愿服务基础上,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等问题。如在辖区开展“点亮路灯暖民心,照亮群众回家路”“党建引领进千家,党心群心心连心”等服务活动,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加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并不定时开展支部结对共建,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充实队伍,弘扬风尚,协同作战作用明显。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基础,将党员干部分批纳入理论宣讲、农业科技、文明交通等10支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各志愿服务队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困难问题20余件,开展理论宣讲20余次、交通文明劝导行动260余次等。同时,万山镇结合各社区实际,整合关心下一代、团委、妇联、老年教育等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邀请辖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团队在妇女节、重阳节、国际志愿者日等节日期间开展文艺表演,充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服务独特、民族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队伍,吸引各类爱好者参与其中,形成志趣相投、和谐共处的邻里氛围。
提升效果,对口服务,让群众有所得有所乐。万山镇把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助力机关党员教育、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德育美育、社区治理提升、农村移风易俗,不断扩大活动作用力和受众覆盖面,积极提供志愿服务和开展对口服务,把群众最需要的政策知识、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健康知识通过文化长廊、文化墙加以展示,利用入户、院坝会等形式贴近群众,让群众有所得、有所乐,助力社区治理走向规范化、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