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环境美了,陋习少了,素质高了!一股文明新风正沐浴着苗乡大地
2021/11/24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616   

日前,松桃苗族自治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心部署,着力在组织建设、示范引领、宣传谋划等方面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大力加强乡风民风建设,推动社会风气转变,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新风。

抓组织建设

促机制体制逐步完善

建立专项行动机制。松桃在全面推进“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工作中,明确专人负责,对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暗访督查,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进行现场开督办单,对不限期进行整改的进行通报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负面清单。

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各乡镇(街道)结合地方实际和民族特色,成立了移风易俗监督委员会,并与群众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建立了红白喜事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规范村级干部群众日常行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推动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目前,全县496个村(社区)已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

01.jpg

推进专项行动长效。将移风易俗列为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考评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力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抓示范引领

促榜样力量更加彰显

典型引领。以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为载体,深入推进典型引领行动,组织群众推荐评选本村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对于评选出来的身边好人由“村、乡、县”三级推送参选“铜仁好人”,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小巷、文明楼幢等特色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截至目前已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人,“贵州好人”称号1人,“铜仁好人”称号8人。

02.jpg

示范带动。以蓼皋街道文山社区文明“十三巷”、盘石镇响水洞村“十响”、盘信镇大湾“孝子”村等27个县级“乡风文明示范村”示范带动全县各村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其余各村主动作为,借鉴示范村在特色品牌、群众发动、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主动投身“除陋习、树新风”实践活动,带动了全县农村社会风气全面好转。

党员垂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从我做起,带头倡导移风易俗。各村“两委”班子成员、红白理事会成员、道德模范等带头简办红白事,引领全县形成了崇尚节俭、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

抓宣传谋划

促氛围营造多点发力

多措并举,全方位宣传。发动党员干部职工向身边亲朋好友宣传,动员全县帮扶干部入户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车载广播等方式宣传,借助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群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以及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群众常提醒、常宣传,及时说服教育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进行正确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了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了全县简办婚丧事宜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03.jpg

加强志愿队伍的建设,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必建项目,并常态、长效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523支,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服务项目39个。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营造了树新风、移旧俗的浓厚氛围。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