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的夜晚,自古就是充满想象与活力的时空载体。从乌江两岸到锦江河畔,夜间经济已经成为铜仁城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身兼“美食”“休闲”“活力”“品质”等诸多标签的铜仁而言,夜经济逐渐声名远播。
说起铜仁“夜经济”,首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无人机表演点亮夜空,大街小巷流光溢彩,众多商家在夜色中“掘金”,让这里“越夜越有机”。
自去年“亮相”以来,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陆续引进国内知名文化生活娱乐品牌,构建起集“购物休闲、特色餐饮、文体演艺、健身康养、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消费集聚区,更好地满足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要,进一步繁荣了景区夜间经济。
夜幕之下,各自精彩,夜晚的时间正在被拉长和延展。“夜经济”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消费,并拉动就业、带动创业,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同时也体现出其现代化水平与消费繁荣指数。特别是在当前“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以“夜经济”为手段激活内需潜力、扩大全市城镇消费市场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近年来,铜仁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速出台。从深夜的商圈集市建设,发展到夜购、夜展、夜游、夜娱,铜仁“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种融合的综合业态。前景广阔的“夜经济”不仅点亮了城镇的夜晚,更加速了铜仁新经济体态的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各区县针对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变化提供更多服务和产品,在吃、喝、玩、游、购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夜间休闲资源、场所和项目,结合优势资源加快向夜间文化产业延伸,形成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市场,将“夜经济”与旅游经济、网红经济相结合,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的多元业态,逐步形成完整的“夜经济”生态链。
在“夜经济”加码之下,我市消费持续恢复。1至4月,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74.1万人次,游客人均花费1006.53元;1至5月,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9%;汽车和成品油分别增长17.9%、27.6%。
如今,铜仁的夜经济发展已不再是点状商业分布,而是通过城市交通系统串街成片。以主城区为例,参与夜生活的人流与车流,在谢桥、开发区、大十字、金码头等核心片区里不断流动,给城市的不同角落,带来了商机和活力。
《铜仁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将打造10个核心商圈、10条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在铜仁的夜晚,从酒吧、大型餐饮到便利店,再到路边摊,不管是大商家,还是小商贩,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赚钱机会。
以夜为媒,铜仁的城镇迸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