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村南脱谷声,收来新粒几仓盈。硕果累累的季节,智能农机在田野奔腾,广袤的黔东沃野,辗转的土地饱含新种。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山脉延绵的铜仁,在看似“薄弱”的基础之上寻求农业的发展要地,着力发挥特色优势强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高效发展,助推“梵净山珍”风行天下。十年耕耘,十年满仓,农业发展的“新穗”在此地开花结实。
镜头一: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双增”在望
正值金秋,俯瞰思南县塘头镇万顷良田满目金黄。
如该镇农业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杨秀锋所预料的一般,精准测量种植的水稻的边际效应对产出大穗起到了突出作用?!八驹谌禾逄跫?,边行往往比群体内部生长优越,遮阴少,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有利于根系生长?!?/p>
与此同时,因地制宜选育“中浙优8号”良种,配齐农业机械化专业服务队伍,实现机耕、机播、机插、机管、机收,科技的注入,让塘头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当前全镇种植粮油作物总面积6.44万亩,产量1.72万吨,其中,粮食作物4.72万亩,产量达1.46万吨。
在碧江区瓦屋乡至六龙山乡的途中,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不时驶过电网维护车,10千伏农网升级改造串起农家小康电。百米开外,六龙山乡牛场村,热浪翻滚、稻穗金黄,“铁?!崩椿厥崭畹竟?、碾米机高速运转,村民“坐”享增收,处处弥漫着新米清香。
从东至西,稻谷丰盈,勾勒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坚定决心。
铜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多措并举补足粮食安全“短板”,制定印发《铜仁市2022年粮油增产示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ぶ贫龋⑷ν平袒牡刂卫砉ぷ?,采取流转、翻犁、改种等方式,结合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和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创建申报工作,督促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强流转土地的经营管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专家护航,机械助力,描绘出会种地到“慧”种地的悄然蜕变。
紧盯农业生产关键环节,223名科技特派员倾情服务“三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落实各项田间管护措施,因苗施策,分类管理,合理调控水肥,全方位护航粮食提质增效;印发实施《铜仁市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62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代耕、代种和代防等社会化服务。
2021年,我市完成10个县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でü?58.05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88.06万亩。
今年以来,全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08个,各类农机合作社累计达178个,农机总动力达311.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
我市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据农情调度和会商研判,全市粮食种植面积预计完成393.73万亩,比上年增加5.6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111.52万吨,同比增加1.75万吨。
数据表明,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势头正兴,农机奏响“协奏曲”,正带领村民们夯实粮食安全之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年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双增”在望。
镜头二:品牌出圈,“梵净山茶、梵净山珍”走俏市场
2012年10月10日上午,全市“三个万元”工程暨秋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召开,强调以实施“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闯出一条铜仁山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万元田、万元山,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大力发扬“撑杆跳”进取精神的铜仁打出实施“三个万元”工程的“组合拳”,为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破解“三农”提出新认识、新判断、新要求。
从2012年主攻茶叶、果蔬、核桃、中药材、油茶五大产业到如今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生态茶、生猪、家禽、蔬果、食用菌、薯类、中药材、蜂蜜、特色林业等十大特色优势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这些年,铜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农业规?;?、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特色化,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品牌全面打响,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在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 着力塑造“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整体品牌形象,加快构建“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营销体系,让依托“青山绿水”而生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火速出圈。
“梵净山茶·香溢天下”,153万亩生态茶园基地连绵起伏,目光所及皆覆盖一抹茶山绿海,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浓郁厚重的茶道文化、蓬勃兴起的生态茶产业,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不断推进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迎合多元现状,以抹茶发展为突破口的产业新路阔步前行,11万亩抹茶原料基地的先后建成,1620吨的抹茶年产量,源自梵净山下的一叶佳茗化身贵茶欧标抹茶,远航12个国家,以“梵净抹茶”为核心的抹茶公共品牌,在青山绿水间奏响铜仁好声音。
“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十大特色优势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生态茶、生猪、蔬菜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目前全市共有绿色产品41个,有机产品105个,地理标志?;げ?2个?!拌缶簧秸洹そ】笛惫闷放粕瘫甑?9类、第31类、第35类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成功并获得商标证。石阡苔茶、梵净山茶为中国驰名商标。
镜头三:美丽乡村谋发展,文明新风深入千家万户
“我把山歌唱,幸福的生活像花儿一样?!彼商颐缱遄灾蜗卮舐氛虼舐反?,静谧的村庄总能在一处传出欢声笑语。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大路村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及生活困难老人打造了温馨适老、营养丰富、安全方便的“夕阳红”幸福餐厅,提供就餐服务,由党员及群众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为餐厅栽种营养的农家蔬菜。
常年饱受类风湿折磨且行动不便的戴三妹最近也有了“专属”送餐员,党员干部“暖心送餐”车队,免费为病残、孤寡老人送餐到家,戴三妹直言,“村里真是为老人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一一实践,走在前列。
国庆假期,梵净山下的江口县云舍村村民却进入了“加班期”,白天以菜美价廉为特质的农家乐备受称赞,夜幕降临,斑斓的乡村大舞台上,村民变身演员,鼓舞、土家舞蹈、歌曲轮番上阵,一场以土家婚俗体验——“杨幺妹出嫁”为主题的特色表演活动,让现场游客参与抬轿挑礼感受地道独特的土家风情。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将现有资源盘活,将“特色”产业变现,求“同”存“异”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铜仁乡村振兴产业带成为旅游新热点,专业马拉松赛道,星空露营,骑行近郊游再次火爆国庆;松桃苗族自治县组建28家强村富民公司,聚焦乡村闲置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强大合力,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据报道,该县28家强村富民公司盘活闲产超1.8亿元,3个月利润超5300万元,带动11.7万多人就近就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弘扬良好风尚,目前,全市整合各类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9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服务平台125个,厚植新风正气,文明新风激荡在田野间,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农民幸福的笑脸上。
让村民既富“口袋”也富了“脑袋”,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瞭望武陵,俯瞰家乡,乡村的“蝶变”尽在悄然间。(刘怡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