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如黛,锦江碧玉,青山叠翠,鸟鸣山幽,步步为景,深秋的铜仁,美得像一幅画。
徜徉在武陵山腹地,纵横黔东的高山河谷,吟唱出多少喀斯特地貌的生态传奇——山高,青绿;谷深,水蕴。这样的美景,之于铜仁大地,是厚植发展的底色;之于铜仁干部群众,是不懈奋斗的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坚持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长江大?;?,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向“绿”而行
生态铜仁生机盎然
在乡村振兴产业带上,艳阳高照的日子,漫步梵净山水,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云朵,河水一路奔腾,沿岸草木欣然,水清岸绿引来水鸟蹁跹,附近农家炊烟袅袅,马拉松赛道各色花卉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一条彩带从铜仁主城区一直延伸到江口,于青山绿水间穿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铜仁的乡村振兴产业带。点“绿”成“金”,生态铜仁,生机勃发。
十里锦江缠绵,百里乌江磅礴。
飞越绝美梵净山,似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跨过亚木沟、朱砂古镇,乌江水系,这里山水风光浑然天成,山川壮美、河流纵横、温泉氤氲、茶园绿涛,集自然之精华。
厚重历史、多元文化、良好生态是铜仁最宝贵的财富,是铜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铜仁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性资源。
据统计,目前,铜仁市森林覆盖率达66.2%,居全省第二;全市县城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5%;国家“水十条”7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良好的空气环境质量为铜仁城市“颜值”增光添色。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生态大美格局,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已然形成。
梵净山下,十年前的孟沟坝还是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最贫困的寨子之一,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在少量的耕地上艰难“刨食”,望天“兴叹”。
桃源深处,如今村民把寨子改名“梦幻江边”,依托梵净山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旺季的时候,常是刚送走重庆的客人,又忙着招呼湖南来的游客。村民感叹:“如今的生活,如梦似幻!”
铜仁发挥梵净山文化旅游龙头效益,依托锦江沿线的滩涂、民舍、梯田、溶洞和九曲十八弯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民俗、乡愁、农耕文化。结合优美山水环境,突出小桥流水,彰显小家碧玉,建设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乡村振兴产业带,生动阐释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辩证统一。
这一方山水,留给了铜仁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这幅山水画卷承载着铜仁旅游的“诗与远方”,终将成为“百年精品,千年遗产,万年绿色GDP”。
齐心治污
锦绣黔东山绿景更新
在松江河下游,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镇潮水村,一棵450年树龄的古树屹立山间,古树旁郁郁葱葱的树林,成为大批白鹭的安居之所。
每到白鹭繁殖期,常常能看到新生幼鸟从窝里探出头来,成年白鹭在树梢追逐嬉戏,待到起风,一只只白鹭随风高翔,大有“一行白鹭上青天”之景。
在潮水村,成就这样一幅水清岸绿白鹭飞的生态美景,得益于铜仁以“绿”为底,齐心治污的务实之举。
近年来,铜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构建生态?;て琳稀⒓涌焱贫躺吞挤⒄?、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让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1-7月,铜仁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1.95,同比改善23.7%;中心城区及10个区县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我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9个市州排名第二,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第16名。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大排查。稳步推进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化调整工作,严格执行《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指导完成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全市12个国家考核地表水监测断面、22个省考核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第28位。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古┮得嬖次廴痉乐渭喽街傅迹怨婺;笄菅澄廴痉乐慰辜喙?;加快推进3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抓好梵净山生态环境?;ず椭卫砉ぷ魍吵锏鞫龋哟笞匀槐;さ亍奥潭?017”以来发现319个问题整改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全力助推乡村生态振兴。
今日之铜仁,天空澄碧,纤云不染,水青河畅,绿道延绵。
赋能“四化”
桃源铜仁生态宜居
“原来,这个地方全是石窝窝,种的是玉米,过的是穷日子?!奔易⊙睾油良易遄灾蜗厣匙咏值滥献寰扒睦现槔栌滤?,30多年前,他着手带领村民们发展空心李种植,硬是把石旮旯变成旅游区,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站在沙子街道最高峰龙头岩吊嘴向远处眺望,起伏的青黛色山峰挨着白云,山腰上延绵的李花次第开放,花蕊芳香,吐露着春的气息。山脚下,青瓦白墙、鳞次栉比的村落,被一条穿城而过碧波荡漾的乌江水分隔东西。李花间,到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铜仁提出的发展定位。在沙子街道,荒山上长出“致富果”,就是一篇精彩“山字经”。
近年来,铜仁坚定地朝着目标奋进,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增添了绿色活力。
绿色生态赋能“新型工业化”。铜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中,高扬“高端、绿色、集约”旋律,大力推进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从无到有到集聚。大龙经济开发区2021年完成园区总产值288亿元,4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7.2亿元,工业产值131.78亿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
绿色生态赋能“新型城镇化”。五年来,铜仁市城镇化率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至23%。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城市干道843.3公里。凉湾新区、谢桥新区加速崛起,锦江沿江步道等一批公共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热点。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污水处理率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6.5平方米,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荣膺“国家卫生城市”。
绿色生态赋能“农业现代化”。五年来,铜仁市共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66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万家、市级家庭农场达2050家。
绿色生态赋能“旅游产业化”。中南门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朱砂古镇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品质目的地”,石阡佛顶山温泉小镇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称号,江口县太平镇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世界自然遗产地、避暑胜地桃花源、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抹茶之都、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美生态康养名城……这些称号,都是铜仁生态宜居宜游的象征。
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获批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白叶一号”兴农富民,“梵净抹茶”香溢天下,铜仁跻身“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今日铜仁,潮涌梵净山,绿意美如画。这里是“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绿色生态公园,生态活力将持续迸发。(杨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