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四点半课堂”、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四安家园”培育计划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得到搬迁群众纷纷点赞。
整合资源 服务更优质
将文明实践深植于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育才社区和团山社区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多部门协作共同成立了“众之梦”总志愿服务队,其中,“十三支行业志愿服务分队”围绕老年人互助服务、青年之家、青年乡村振兴夜校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0余人次,服务群众1000人次。
组建师资队伍 服务更精准
松桃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搬迁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团县委、街道办事处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社区“四点半课堂”硬件配套设施。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配置图书室、书画室和舞蹈音乐室等,将“四点半课堂”建设成孩子们汲取知识的乐园,让孩子们夯实课内基础、拓展课外知识。
招募本县返乡大学生担任“四点半课堂”专职教师,同时联合学校、青年教师及其他公益组织志愿者,组成专业师资队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课程辅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组织团员、少先队员志愿者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两个社区利用假期共招募7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四点半课堂”,志愿陪伴服务时长达1000多个小时,陪伴儿童500余人次,团员、少先队员参与人数达200余人次。
特色课堂,服务更有效
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搬迁群众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搬迁安置点通过组建“四点半课堂”,围绕文化知识传授、行为习惯影响、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灵活开设各类课程和开展各类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得到免费辅导,还能接受到美术教育、手工制作、经典朗读等形式多样的兴趣培养和课外拓展性训练,使搬迁群众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四点半课堂”在课程和活动设计上,还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感恩教育等穿插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孩子们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四点半课堂”也丰富了留守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解决了家长上班期间孩子无人看管难题。(胡伟 周华军 杨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