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明实践为牵引、以志愿团队为纽带,精心打造“线上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无缝衔接的闭环体系,为文明理念增色、为实践活动增辉、为服务成效增彩,精准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即时点单,平台增效
群众需求连“指尖”
科学分类,优化平台信息库。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该县积极作为、务实创新,全面整合媒体资源,优化网络问政系统,倾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云平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集中推出文明引导、应急救援、科学普及、卫生环保等13类志愿服务项目,涵盖道德模范宣讲、非遗文化传承、农用实用技术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36份“子菜单”,深度拓展供需服务内容,做优做实“四单”服务,确保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高度匹配。
快捷点单,畅通市民求助线。打破志愿服务队之间的运行壁垒,搭建定位清晰、职能明确的资源调度系统和实践管理系统,探索“媒体融合+文明实践”的创新实践。广大市民通过手机登录志愿服务云平台,根据自身需求填写申请事由和所在地址后,即可发布求助信息,打通线下“点单”服务的“堵点”“盲点”和“断点”。
及时派单,文明增色
项目监管入“屏端”
集中管理,跟踪销号无死角。群众“点单”后,相关服务信息立刻进入志愿服务云平台管理系统,并标注为“待完成”状态。平台管理员第一时间对服务群体、服务范围、服务类别、服务时长进行汇总梳理、综合研判,把“需求清单”纳入“销号清单”,针对所有待办事项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精致派单,供需平衡有特色。不断充实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科技科普、文化服务、健身体育“五大平台”志愿服务人才库,按照“居所相邻、行业相近、人岗相宜”原则,“派单”给专业的志愿者或志愿服务队。
限时接单,实践增辉
暖心服务到“身边”
制度引领,增强团队向心力。出台《松桃苗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管理办法》,全面释放宣传、教育、科技、司法等13个文明实践联席成员单位活力。建立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的管理体系,健全志愿者登记注册、关系转接、褒奖激励等机制,助推阵地联建、平台联搭、项目联推、活动联组、文明联创。
高效“接单”,打好服务主动牌。定制的“菜单”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派发到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志愿服务队,秉承“开门接单马上办、上门领单暖心办”服务理念,确保在72小时内全部办结,以极高的办事效率回应群众诉求,以极佳的服务效果化解基层困难。
适时评单,服务增彩
惠民成效润“心田”
大众点评满意度百分之百。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对办结的服务项目现场,由“点单”群众现场填写《松桃苗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满意度评议表》,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次进行效果评价,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平台跟踪回访率百分之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家访、实地走访等形式,认真核实每一份评议表,严格追溯每一项办结单。并将回访结果纳入志愿服务云平台“四单办理”进行登记,作为志愿者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从“点单”到“派单”、从“接单”到“评单”的工作闭环,确保志愿服务“四单”衔接的成果、成效和成色,经得起检验,推得出经验。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云平台建立以来,累计办理“四单”300余件。(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