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独居老人上门做家务,大雪纷飞义无反顾、社区巡逻、排查问需,干劲十足却从不喊苦叫累;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只为第一时间响应群众需求……他们的身影遍布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乡,服务万家,用爱和温暖筑起一道最美风景线,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该县城乡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一抹抹“志愿红”成为沿河最美风景线。
志愿精神接力传承
该县人民医院医生杜荣已有7年的献血生涯,一年两次,一次400ml,累计达6000多ml。他的爱心传递帮助了一批又一批有需要的人。
把志愿服务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县志愿者活跃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交通劝导、文明城市创建等方方面面,展现出新时代沿河志愿服务新气象。
面对疫情防控,志愿者下沉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卡点值守,构筑起一道道群防群控的“红色长城”;春耕时节,农技志愿者深入乡村进行农技指导,助力乡村振兴;社区志愿者收集民意、解决难题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以项目带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是该县开展志愿服务的一种常态。在扶贫帮困、邻里守望、爱心助学、社区服务等领域,一批批突出沿河特色、具有示范效应、产生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涌现。
将志愿服务活动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中,积极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积极组织该县100余家单位广泛参与,积极投身文明实践,以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群众投身志愿活动,做志愿服务的传承者、实践者、引领者;将志愿服务融入疫情防控、服务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中,在高速路口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质量不断升级,影响不断扩大。
此外,该县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菜单式”志愿服务。截至目前,该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70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500多支,每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000余场次。
礼遇好人蔚然成风
在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志愿项目提档升级的同时,该县始终把对志愿者的优待“放在心上”,引导更多志愿者在基层沉下心、扎下根。
该县按照《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健全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登记、时长录入、表彰奖励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培训。根据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和质量,在志愿者中选树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先进典型,表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向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邀请他们参加各级重大活动。
“在沿河,礼遇好人成为社会共识,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档升级,营造‘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共建‘好人之城’?!备孟叵匚糠止苤驹阜窆ぷ鞯母辈砍ず案嫠弑收?。
发展志愿服务,呵护向善力量,是城市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期望。步入新时代,志愿服务有了更多新特点,正在日益激发沿河人民的内生动力,呈现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平台和一系列激励保障机制:“高速路口爱心服务站”,为外出及返乡人员送上精准温馨的服务;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形成“志愿+”发展合力……科学化的管理、创新式的运作,让志愿者感到光荣,也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深度,全力营造文明氛围,?;す愦笾驹刚叩姆袢惹?,激发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
鲜艳的红马甲在涌动,近万名志愿者形成醒目的“志愿红”,如同跳动的火焰出现在沿河城乡的各个角落,他们真诚奉献、不辞辛劳,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大爱无疆,用奉献引领着沿河文明,向我们展现了沿河的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