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万山:“爱心超市”聚人心 “积分兑换”促文明
2022/12/12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2190   

“只要社区发布活动,我就积极参加,忙起来后,人也越来越精神了。”先天残疾的杨正强在搬到万山区旺家社区后,先后多次主动报名参加社区组织的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累积了700多个积分,在慈善超市兑换了米、油、洗衣粉等生活物品,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乐子”。

近年来,万山区积极探索“网格管理+积分制”社区治理模式,以易地搬迁社区旺家社区为试点,新办占地200平方米的慈善超市,以慈善为核心理念、积分制为载体,让群众有了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的平台,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旺家社区是万山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搬迁安置点,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群众4032户17963人。搬出大山,进城安家的搬迁群众如何融入社区新环境?生活习惯迥异的邻里如何相处?这些问题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小的阻力。

为走出一条群众参与度高、行之有效的社区治理新路子,旺家社区坚持以社区党总支为引领,根据人口分布、企业、学校、居民楼栋等类别划分13个专属红色网格,明确13名社区党员干部为责任网格员,在责任网格内推选出13名党小组长、444名联户长,设置党员先锋岗13个,形成“党小组长+网格员+联户长”自治格局。

微信图片_20221212113416_副本.jpg

旺家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俊飞介绍,以党建引领,明确社区党员干部为网格长,为每栋楼配备一名党小组长和楼栋长,下设就业协管员、民警服务员、矛盾调处员、物业服务员,实现居民楼网格化综合管理全覆盖,架起党群“连心桥”,提升支部服务群众能力,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今年8月,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慈善超市(旺家社区店)在旺家社区揭牌。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后期物资来源以多方企业筹集和社会爱心捐赠为主,以“公益性+市场化”模式为积分制管理注血。

“将社区居民日常表现行为全都纳入积分制管理,用加分正向激励、扣分反向提醒,帮助搬迁居民融入社区生活,加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现在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管理也相对轻松多了?!毖羁》伤档馈?/p>

丰富积分内涵  激活社区治理新活力

走进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慈善超市,货架上大米、洗衣粉、拖鞋、家电等各种生活所需物品陈列有序。价格标签上标注的却不是价格,而是兑换该物品所需要的积分。

“没花一分钱,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积分,就能兑换商品。”居民赵洪珍用171分兑换了两袋米和两桶油,乐得合不拢嘴。

微信图片_20221212113421_副本.jpg

旺家社区实施的积分管理制,按照制定的《旺家社区慈善超市积分评定标准》,评分项目囊括人居环境、政策知晓、内生动力、家庭美德和志愿服务等5个社区文明主类别,内含的34条加分、扣分办法,对积分管理作出了明确规范,让积分成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发展的“助推器”和“计量表”。

据了解,在志愿服务方面,如参与“三个代理”志愿服务与社区老人、留守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结对帮扶,参与小区组织的政策宣讲等活动,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在青少年行为习惯中,加入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关爱等活动的也可以获得相应加分……这些正面行为都是加分项。相反,如有违反法律法规、聚众赌博、不文明行为等负面行为的,则会扣除相应积分,积分评定机制与社区治理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

强化结果运用  提升社区治理引领力

“现在只要一有通知,大家就主动报名,交通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宣传消防知识等活动都有群众踊跃参与,大家慢慢熟起来了,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毖羁》伤档?。  

通过推行积分制管理,搬迁群众纷纷完成了从“袖手看”到“主动干”,从“等靠要”到“向前跑”的转变,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微信图片_20221212113426_副本.jpg

为确??计篮瞎?、赋分公正,旺家社区还成立了慈善超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册,通过“道德评议员(十联户长)随机加减评分—积分管理员(楼栋长)汇总加减积分—网格员固定检查评分并登记在册”,每月进行1次积分变动登记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积分制管理与网格化治理有效结合、互相提升。

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英说,社区居民获得的积分还会与“最美家庭”“好人评选”等评优评先、推荐入伍入党、吸收为村级后备干部、推荐职业技能培训等结合起来,激励居民增强荣誉感、弘扬正能量,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积分制带来的实惠。(喻翔 郑洁)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