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将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建好服务团队,广泛动员,鼓励师生多元参与。
近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青春担当·筑梦健康”志愿服务队结合医护专业特色,走进基层,深入社区,在碧江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响塘龙社区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重筹备,统筹部署“有力度”
活动前期,志愿服务团队围绕社区中心工作,锁定志愿服务发力点。通过广泛宣传、广泛动员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动志愿者队伍通过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响塘龙社区进行背景调查,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召开多次小组会,严格对照我院2024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响塘龙实际,制定工作计划。
在了解到响塘龙社区是全市第一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人口分布特点多为老人和小孩的情况后,志愿服务队以“青春守护希望·温暖陪伴夕阳”为主题,设计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并做好任务分配、重点强调,确保本次活动走到群众“心坎”里,做服务群众的“知心人”。
重联动,活动开展“有广度”
志愿服务团队为力求实现志愿服务场景多样化、服务方式多元化。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整合铜兴街道团委,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内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协商、一起使用、协同运行。根据志愿者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力求服务全面。
重点围绕居民群体老龄化突出等特点,精准化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宣教、环境卫生大扫除、平安巡逻、文明引导、民情收集、教育培训等“点对点”志愿服务活动。以“四安家园”为载体,开展禁毒知识宣讲、防范诈骗科普、帮扶政策解读等活动,助力打通“三下乡”社会实践“最后一米”。
重服务,关心关爱“有温度”
志愿服务团队从“小切口”“微服务”着手,积极探索“用心关怀、爱心呵护、暖心帮扶”三心融合的关爱服务模式,扎实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以响塘龙社区“一老一小”日间照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对孤寡老人、留守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走访慰问,给予多角度、常态化、有温度的志愿服务关心关爱。针对社区老年人,志愿服务团队联合护理专业教师开展上门义诊、健康知识进万家、义务清扫等活动,推动老年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安,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针对社区留守未成年人,围绕关爱“一小”特色服务项目,建立“七点半”公益小课堂服务项目,形成“志愿服务需求清单”,依据需求开展趣味小课堂,在感恩教育中提高个人修养,在知识竞答中提升知识储备,在绘画活动中营造良好氛围,充分满足青少年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青春担当·筑梦健康”志愿服务队将秉承“德技精进”校训精神,继续坚守志愿服务之心,以行动彰显青春风采,持续开展一系列健康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